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深度· 言論 > 文章内容 返回
“無論工業機器人還是人形機器人,最終拼的是軟體”
发布:2024-09-24

“創造差異化或特殊優勢,才有可能避免紅海,否則紅海永遠像魅影似的跟著你,而且基本上都是死亡遊戲。”工業機器人和智能磁驅輸送系統提供商上海捷勃特機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蔣耀日前對澎湃科技表示,機器人行業要走向軟硬結合、以軟為主,差異化競爭,把智能化的蛋糕做大,具身智能是突破紅海的方向之一。

機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發那科,從富士通的一個部門發展成為工業機器人巨頭的創業經歷感染了蔣耀,過去的招商引資經歷也讓他看到國內在工業機器人、數控加工中心方面與國外的巨大差距。早年曾是遠洋輪的船長,出任過地方政府領導,也擔任過多個大型國企的負責人,2015年,52歲的蔣耀決定離職創業,此後他創辦了多家機器人相關企業,構建機器人版圖。2020年成立的上海捷勃特機器人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各類機器人、智能磁驅輸送系統和功能軟體的開發。

上海捷勃特機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蔣耀。

在未來場景中,機器人應用將更廣泛、更普及。蔣耀認為,機器人市場是可以不斷拓展的藍海市場,但當前機器人應用瓶頸在於智能化不足、實施成本過高,成為機器人導入工廠等場景的巨大障礙。唯一的出路是讓機器人更加智能。在工廠場景,工業機器人(IR)、具身智能工業機器人(EIIR)、磁驅輸送系統(MTS)、複合自主移動機器人(AMR)四類硬體基礎智能裝備,加上工業大模型和物聯網技術兩類軟體基礎設施,將構成智能製造生態系統。今年工博會期間,捷勃特展出了具身智能工業機器人、磁驅輸送系統等智能製造展品。

傳統工業機器人在確認的封閉空間中運動,機械執行人類編程指令,完成單一重複動作,泛化能力弱,無法具備柔性切線能力。當前尚未導入機器人的工業製造場景對於柔性生產要求高,產品小批量、多品種,因此需要更加智能的工業機器人。捷勃特與微億智造開發的具身智能工業機器人融合感知、驅動、控制、演算法、雲服務等技術,更好理解和適應複雜的工業環境。蔣耀表示,增加了大腦的具身智能工業機器人與工業機器人並非替代關係,而是工業機器人的未來產品。

相比傳統工業機器人,具身智能工業機器人具備自適應、自學習、免編程示教等優勢,可承擔工業現場的複雜工作,在多工業場景中柔性切換。“人工智慧模型建立起來以後,根據收集的各種傳感資訊,它可以快速學習,理解任務,規劃行為。開發具身智能工業機器人的根本目的,就是把機器人調試工程師從10個變成5個,5個變成2個,今後1個不要,把機器人用在更多現在用不了的地方。”

工業生產的靈魂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可靠穩定。磁驅輸送系統可實現精確的速度控制和位置定位,但價格高昂。蔣耀介紹,磁驅輸送系統問世後,銷售價格高達每米2萬歐元,目前國際品牌售價仍在10萬元左右。國內廠商較少,售價也在4萬元,難以大規模導入巨量需求的製造業場景。工業場景講究性價比,捷勃特展出的首款磁驅輸送系統負載10千克,重複定位精度0.02mm,核心部件自研可降低成本。

“創造差異化或特殊優勢,才有可能避免紅海,否則紅海永遠像魅影似的跟著你,而且基本上都是死亡遊戲。”

無論是工業機器人,還是人形機器人,蔣耀認為,機器人企業最終拼的是軟體,軟體早期投入大,但再生產成本低。未來工業大模型和AI演算法將決定製造生態系統智能化的上限,而物聯網等軟體技術將硬體設備數據與系統緊密相連,通過數據驅動的生產方式不斷優化生產流程,最終達到系統效率的最優,實現智能製造。無論哪類機器人,機器人大腦都需要強大的算力晶片和模型支撐,智能機器人所需的參數比工業機器人更多,數據採集成本和模型訓練成本是真正燒錢的地方,但只有超級雲端大腦“燒”出來才有可能訓練具身智能機器人的智能水準。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

上一篇:歐盟委員會就中國反補貼調查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磋商請求
下一篇:日本新米上市了 但“令和大米騷動”仍未結束
相關推荐
  • 信也科技王春平:AI落地金融行業,在於融合更在於安全
    链接阅读
  • 投資者借用互聯網泡沫時期策略規避人工智慧泡沫風險
    链接阅读
  • 寒武紀市值飆上6000億元,背後暗藏多重隱憂
    链接阅读
  • 李開複銳評:美國已在人工智慧硬體戰爭中敗給中國
    链接阅读
  • 解說——英國安德魯王子與其難以擺脫的性醜聞
    链接阅读
  • 玻利維亞新總統重燃擱置已久的鋰礦開發希望
    链接阅读
  • 解讀:為何英國通脹如此之高?
    链接阅读
  • 宇樹王興興:如果真正實現具身智能,那將非常接近甚至就是AGI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東盟峰會將接待特朗普,中美尋求避免貿易戰升級

2025-10-24

日本高市早苗面臨特朗普訪日帶來的國防抱負早期考驗

特朗普將赴韓國會晤習近平 作為亞洲之行環節

日本新執政聯盟計畫大規模支出,但不支持安倍經濟學2.0

2025-10-23

同花順前三季度淨利增85%,員工持股平臺已減持69萬股至少套現2.49億元

日本新首相將以皮卡車和大豆爭取特朗普支持

2025-10-22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