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國家醫療保障局介紹相關情況,回應社會關切。
據國家醫療保障局局長章軻介紹,黨的二十大以來,國家醫保局大力弘揚三明醫改經驗,加強醫保制度頂層設計,促進醫療、醫保、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實現了醫保覆蓋面從小到大、保障水準從低到高、管理服務從有到優的轉變,持續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
近年來,鞏固提升住院保障水準,開展門診慢特病保障,全面建立職工醫保普通門診統籌和城鄉居民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機制。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合併實施職工醫保和生育保險,增強統籌基金共濟能力,提高參保群眾待遇保障水準。加快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建立防範化解因病返貧致貧風險長效機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穩步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已經覆蓋49個城市、1.8億人。
在回答本報記者關於今年初國家醫保局發佈的醫保領域“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工作進展情況時,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顏清輝表示,一方面參保群眾服務體驗越來越好。新生兒從“落戶才參保”變成“落地即參保”。現在,各地醫保部門通過數據共用,實現了新生兒憑出生醫學證明即可線上上參保,參保繳費平均時長從年初的28.7個工作日壓減到6.4個工作日。新生兒出院後就能夠直接報銷醫藥費用。職工醫保個人帳戶從“個人獨享”變為“家人共用”。職工醫保只需要線上上申請並綁定父母、子女、配偶以及其他近親屬,醫保的個人帳戶就能夠共用。據介紹,跨省直接結算門診慢特病從5種增加到10種。計畫在今年年底前,全國每個區縣都將至少有一家醫療機構能夠提供新增病種的跨省直接結算。
第二方面是醫保賦能醫藥行業發展措施越來越實。為了有效解決醫藥企業關注的賦碼、掛網時間長的問題,取消藥品賦碼公示環節,常態化受理投訴申訴,藥品賦碼週期由每月一次縮短到每週一次。指導各地統一招采資訊系統和產品資訊標準,制定標準化的服務指南,簡化掛網操作流程,醫藥產品掛網申請辦理週期壓縮到15個工作日內。將“及時結算合規醫療費用”作為硬性條件,簡化結算環節,全國超九成的統籌地區已經能夠實現按月及時結算醫療費用。
來源: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