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條件成熟,日本是能成為未來全球並購交易中心的。柒和伊收購案被廣泛視為日企並購交易能否活躍起來,日本對外資並購的容忍度能否提高的試金石,也就理所當然了。
日本7-11便利店的運營商柒和伊(Seven & i)控股上周拒絕加拿大零售巨頭Alimentation Couche-Tard(簡稱ACT)的收購獻議,也許為這宗收購案劃上階段性句號,但未必終止對日本工商界乃至資本市場所產生的潛在效應。
柒和伊上周五以對方報價過低並且交易充滿監管風險為由,拒絕ACT總價385億美元(約500億6100萬新元)的現金收購獻議。ACT是OK便利店運營商Circle K的母公司,在8月下旬向柒和伊提出這項收購獻議。交易若能完成,不只將成為日本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外資收購案例,也將誕生全球最大的便利店運營商。
日本國內外自柒和伊收購案傳開後,就一直高度關注事態發展,這很大程度上與長期以來的日本工商界生態有關。絕大部分日本企業向來不重視股東利益至上的觀念,管理層傳統上沒有義務認真對待未經請求的收購報價,以至於長期以來,日本只存在買賣兩方完全同意下的收購交易。
這樣一來,無論是日本國內合併還是外資收購,牽涉企業控制權的行動和交易,從來就沒有令股東和投資者完全滿意的發展與結果。對於外資買家而言,幾十年來就一直對收購日本企業近零的成功率感到失望乃至絕望。所以到了近期,即便日本股市變得更活躍,一時之間也沒見到外資在收購日企方面有太大的動靜。
日本並購格局可能從此改變
這也是為什麼在ACT證實這項柒和伊收購獻議後,各界都高度關注ACT的最新行動,並給予高度評價。英國《金融時報》更是譽之為“日本有史以來最具變革型的收購交易”,稱即使交易不成,日本的並購格局也可能從此改變。
可以這麼說,柒和伊的現狀若從ACT的投資視角來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柒和伊經營的7-11便利店品牌在日本內外家喻戶曉,門店數目是OK便利店的五倍,貼心的店員服務以及琳琅滿目的商品擺放更是被津津樂道。可是就因長期欠缺股東利益和資本回報率的考量,柒和伊多年來把業務觸角伸展至超市、餐館和其他不相關的領域。這些業務的收益好壞不一,一方面造成其市值和股價近10年來的表現反被ACT遠遠拋在後頭,另一方面提供給收購買家售出這些非核心業務帶來額外收益的潛能。
ACT之所以選擇在上個月出手,相信除了柒和伊的吸引力之外,也出於日本近來金融市場的形勢變化,以及日本政府一系列舉措的考量。日本央行今年來兩度加息,可能促使ACT有信心認為,日元已經觸底並呈長期上升趨勢,不應再等待以更低日元匯率才來收購。其次,包括海外基金在內的維權投資者,在日本股市影響力日增,他們極力施壓上市公司管理層改進企業的治理與管理準則,以提高股本回報率。這個市場生態的新發展,無疑也為ACT等外資有意收購日企,塑造較以往有利的環境,足以重燃買家意願,從而決定到日本一試。
但更重要的是,日本經濟產業省去年對收購指導原則作出修改。按照新指導原則,為了刺激國內業界整合,日本政府鼓勵日企高層應該認真對待收購獻議,而不是像過去那樣一味忽視。此外,東京證券交易所也敦促上市公司,專注於提高資本效率和股票估值。這無形中也給日企更多壓力,必須正視未經請求同意而且有利於股東利益的收購獻議,否則它們日後不是得解釋拒絕這類獻議的原因,就是必須被迫以另一方式來提高現有股票估值,以證明捍衛股東利益的承諾。
事實上,柒和伊從收到ACT的收購獻議到拒絕這項收購的回復,都按照當局列出的指導原則和要求處理了。柒和伊不像昔日日企,對這類收購獻議束之高閣或強烈抗拒,而是立即成立外部獨立董事委員會審查ACT獻議。在回復中,它不忘強調“願意真誠考慮任何符合公司股東利益的獻議”,還給ACT留下進一步談判的餘地,只要對方“願意大幅提高報價並解決監管擔憂”。
從宏觀角度看柒和伊收購案,可以說日本政府已經建立了一定的機制,來促成國內並購交易更為活躍,這對日本資本市場的未來發展將產生深遠影響。日本股市近年不斷創新高後,如今可說進入轉捩點。造成日股受追捧的因素,包括美國投資大亨巴菲特帶頭買入日股的作用、中國資本市場因疫情後經濟表現欠佳而持續低迷,以及日本經濟增長不俗等等,但這些因素都在逐漸失效。日本資本市場今後要進一步走高,恐怕會越來越取決於日企市值能否在更多並購活動中提振起來。
不管柒和伊收購案最終能否落實,日企已經很難再以昔日態度和方式,來應對未經它們同意的收購獻議,而且相信柒和伊不會是唯一或最後一家獲得收購獻議的日本上市企業。目前仍有不少像柒和伊這樣擁有優質業務,但因以前的管理或業務策略因素,而遭嚴重低估的上市公司,可成為潛在收購目標。如果條件成熟,日本是能成為未來全球並購交易中心的。柒和伊收購案被廣泛視為日企並購交易能否活躍起來,日本對外資並購的容忍度能否提高的試金石,也就理所當然了。
來源: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