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導】9月5日,在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陸磊介紹,截至7月末,境外投資者持有中國債券4.5萬億元,創歷史新高。
他還提到,人民幣在全球貿易融資中的占比為6%,排名第二位;人民銀行繼續加強與國際金融組織、主要經濟體貨幣當局的溝通合作,積極參與國際金融治理,在擴大國際合作中提升開放能力。
公開數據顯示,今年8月中國國內債市波動加大,月內經歷了3次較大的調整,對此浙商國際在研報中分析認為,“利多”出盡、央行監管擔憂、資金面邊際收斂影響下,9月債市下行動力有限,調整風險也不小,波段操作或是最佳選擇;若四季度開始,降息預期再度升溫,可以佈局中長久期信用債或利率產品。
展望後續,月末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會債市利好屬於長期因素,但當前利好程度有限,信貸增速和資金面才是決定債市方向的關鍵因素,當前資金面觸頂回落背景下,債市進一步下行動力有限。
來源: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