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航暑運呈現較好發展勢頭,客運規模擴大,貨運熱度攀升。通過優化運力供給、提供精心服務,民航暑運供需兩旺,折射出中國文旅、消費等多維度的經濟活力。
開新線!7月30日,一架廈門航空客機從福建廈門飛往馬爾代夫,正式開啟福建首條直飛馬爾代夫的定期航線。
創新高!7月份,中國民航全行業完成運輸總周轉量136.3億噸公里,同比增長19.9%,較2019年同期增長20.3%。截至8月20日,中國民航暑運累計運輸旅客1.17億人次,日均達到228.6萬人次,同比增長11%。
自7月1日啟動,至8月31日結束,中國民航暑運總體情況如何?透視暑運“成績單”,有哪些新亮點?
加大運力投入,豐富航線佈局,運輸規模持續擴大
從客運指標、運力供給、航線覆蓋等方面看,今年暑運都呈現較好發展勢頭。
——規模更大。
提前60天!8月12日,北京大興機場今年累計保障進出港旅客量達3008.98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31.85%。據瞭解,今年暑運旅客出行需求旺盛,大興機場比去年提前60天突破3000萬人次。其中,8月10日執行航班1083架次,保障旅客約18萬人次,單日航班量、旅客量均創下投運以來最高紀錄。
蘭州中川機場旅客吞吐量較去年提前15天突破1000萬人次、杭州蕭山機場多次刷新單日客流量新高、深圳寶安機場暑運首月旅客量同比增長13%……7月,中國民航運輸規模創月度歷史新高,8月以來,單日旅客運輸量持續超過230萬人次,8月10日達245.14萬人次,創單日旅客運輸量歷史新高。
——準備更足。
為應對客流高峰,廣州白雲機場在值機、托運等區域加派人手,適時加開安檢綠色通道。為應對強對流天氣,機場及時啟動航班延誤回應,在餐食、退改簽等方面為旅客提供幫助。
廈航加大運力投入,引進多架座位數更多的飛機。截至8月23日,廈航暑運以來的飛機日利用率同比提高0.57小時。
中國民航局發展計畫司司長張清介紹,暑運以來運力供給不斷優化,至8月20日,中國民航各單位累計保障航班95.3萬班,日均保障1.86萬班,同比增長7.9%,有力保障旅客出行需求。
——航線更多。
7月1日,吉祥航空HO1661次航班從上海浦東機場騰空而起,飛往英國曼徹斯特,這是該航司今年新增的多條洲際航線之一。“新增和加密國際航線的同時,我們也深耕市場。”吉祥航空商務部總經理成璽介紹,航司新增了上海至錫林郭勒、杭州經青島至海拉爾、惠州經武漢至銀川等航線,豐富航線網路佈局。
東航國際及地區航班恢復至2019年的102%、國航國際和地區航線達到113條……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副研究員占芬分析,目前中國至歐洲、中亞、西亞等地區的旅客量已超過疫情前水準;截至7月,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市場旅客量已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93.2%,成為新增長點。
提升工作效率,壓實安全責任,服務品質不斷提升
暑運期間,中國民航各單位持續提升服務品質,主動幫助首乘旅客、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需求旅客,積極對來華旅客開展支付便利化工作,營造舒適、溫馨的出行環境。
提高效率,服務便捷省心。
走進北京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國際到達出口對面,就是境外來賓支付服務中心,一旁是市政交通一卡通櫃檯、自動取款機等配套設備,方便旅客“一站式”解決問題。
據介紹,首都機場暑運前就全面制定了工作方案。截至8月21日,機場整體靠橋率接近80%,較2019年提升15.69個百分點,95%以上的中國國內櫃檯能實現值機不超過10分鐘,旅客出行更高效。
壓實責任,保障航班安全。
“APU(輔助動力裝置)啟動正常,電、氣源正常,空調正常,故障排除。”8月7日下午,在深圳寶安機場,一架客機經過排故搶修,很快恢復了空調供應。“我們每個車間都成立了應急排故小組,加大檢查力度,確保航班安全運行。”南航工程技術分公司深圳基地航線一車間主任楊偉偉說。
聚焦打好暑運安全生產攻堅戰,祥鵬航空則通過採取前置風險識別、開展安全檢查、強化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等舉措,維護安全形勢平穩向好。
提升服務,關照重點人群。
“強強小朋友你好,歡迎登機!”8月1日,7歲的小乘客強強剛上飛機,中國國航金鳳乘務組乘務員張亞辰就一邊熱情引導他入座,一邊仔細核對乘客證件、行李等資訊。張亞辰介紹,暑運期間,“一老一小”旅客明顯增多,中國國航金鳳乘務組及早制定應急預案、優化客艙服務標準,努力為旅客送上更有溫度、更安心舒適的服務。
拉動文旅消費,促進協調發展,暢通經貿往來
今年暑運,新疆吐魯番、貴州六盤水、黑龍江五大連池等機場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長超過80%,國際航空貨運市場熱度也不斷攀升,中國民航暑運成為折射經濟發展活力的一扇窗口。
——拉動旅遊、消費“加速跑”。
“暑運行情折射消費熱情。”去哪兒大數據研究院研究員肖鵬分析,從平臺數據看,一線和新一線城市旅客前往小機場的機票預訂量同比增長11%,帶動山西大同、甘肅天水、雲南普洱等城市酒店預訂量增長五成以上。
中國民航暑運供需兩旺,各地文旅活動豐富多彩,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吸引更多外國遊客,印證了中國廣闊的旅遊市場和旺盛的消費活力。
——助力人暢其行,促進協調發展。
7月10日,廈航推出空鐵聯運產品,實現航班與列車服務無縫銜接。比如從福建漳州到河南鄭州,要先乘高鐵、再轉飛機,旅客在廈航或12306手機端選擇空鐵聯運,即可實現“高鐵票+飛機票”一次查詢、一次預訂、一次支付、一證通行。
華夏航空則開通了安徽蕪湖至福建泉州等“干支通”航線,泉州旅客飛抵蕪湖後,可中轉至重慶、瀋陽等幹線機場。目前,華夏航空僅在蕪湖就開通了連接10個城市的航線,並通過聯程航班輻射70多個城市,為當地經貿往來創造了更好條件。
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運輸所主任經濟師鐘山表示,截至7月底,依託“干支通、全網聯”和通程航班模式,新增通過中轉航班連接的城市對共2703組。加快構建民航“一張網”,將有效提升三、四線城市及特殊、偏遠地區的通達性,促進區域互聯互通和協調發展。
——支撐外貿高質高效升級。
深夜,河南鄭州機場的跑道上依然熱鬧,一架架貨機頻繁起降。截至8月18日,機場累計完成貨運量46.4萬噸,同比增長32.6%;其中國際地區26.9萬噸,同比增長12.1%。
今年暑運,中國南航物流客貨機運力投放超11萬班次,國內國際總貨運量達20萬噸,較去年增長15%,其中,跨境電商海外供應鏈業務量同比增長15%。
“從規模看,多家機場實現了單日或單月貨運量新高。從結構看,生鮮冷鏈產品進口和精密儀器等高技術產品出口增長迅速。從區域看,中國與中東歐、南美等地區的航空貨運往來日益密切,同時鄭州、鄂州等內陸航空貨運樞紐加快崛起。”河南省航空業協會專家委員會秘書長喬善勳分析,這些趨勢表明,航空貨運正助推中國外貿高質量發展,朝著更加多元化、差異化和高附加值、高效率的方向不斷升級。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