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Catarina Demony 報導 倫敦市長辦公室8月23日宣佈了首個跨大西洋奴隸制受害者紀念碑的設計方案,宣導者認為這是向正視過去及其遺留問題邁出的一步。
紀念碑將位於倫敦東區的西印度碼頭,19世紀初,在這裏建造了倉庫,用來接收市長辦公室所說的“奴隸制產品”,如來自加勒比種植園的蔗糖。
300多年來,英國船隻強行將300多萬被奴役的非洲人運過大西洋,而倫敦城則是販運的金融中心。
倫敦負責社區和社會公正事務的副市長黛比·威克斯·伯納德(Debbie Weekes-Bernard)在宣佈獲獎設計時說:“我們知道,倫敦的許多財富都是建立在被奴役者的基礎上的。
卡勒布·布魯克斯(Khaleb Brooks)創作的“喚醒”(The Wake)的靈感來源於在非洲各地被廣泛用作交換被奴役者的貨幣的牛貝殼的形狀,它將是一座7米(23英尺)高的青銅雕塑,參觀者可以進入其中。
牆內將列出被奴役者的名字。
布魯克斯說:“我們就是我們的歷史,它告訴我們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方向。
市長辦公室已承諾出資50萬英鎊(655,750.00美元)建造這座紀念碑,預計將於2026年安裝完畢,但還需要私人捐款。所需經費總額尚未確定。
威克斯·伯納德(Weekes-Bernard)說,她希望這座紀念碑能成為“一個步驟”,幫助英國就其過去展開更廣泛的對話。
她說,正視歷史有助於解決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包括種族歧視。”需要進行一次對話……(關於)歷史如何與黑人社區今天的經歷相聯系”。
根據對此類紀念碑的調查,英國各地有 900 多座與跨大西洋奴隸制有關的代表性公共紀念碑,如雕像、半身像和牌匾,但絕大多數都與奴役者或白人廢奴主義者有關。
2020 年美國員警殺害喬治·弗洛伊德之後,”黑人生命至上 “的抗議活動席捲全球,各種奴役者和殖民者的雕像被推倒,包括布裏斯托爾的商人愛德華·科爾斯頓的雕像。批評者認為,這種行為等同於審查歷史。
在倫敦建立奴隸制紀念館的想法並不新鮮。運動組織 “紀念 2007 “獲得了海德公園選址的規劃許可,並得到了時任市長鮑裏斯-詹森的支持,但該專案沒有獲得政府資助,至今尚未建成。
2007 年紀念活動發起人 Oku Ekpenyon 說:””我們必須繼續努力”
(1 美元= 0.7625 英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