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Joe Cash和Mei Mei Chu 報導 中國擴大了對歐盟進口產品的調查。在對豬肉和白蘭地進行反傾銷調查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對乳酪、牛奶和奶油的反補貼調查。
歐盟公佈對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EV)關稅修訂計畫的第二天,中國政府於週三宣佈了這一舉措。
下麵是主要問題:
中國為什麼要採取行動?
北京正在評估歐盟的乳製品進口是否受益於補貼。此次調查正值歐盟評估一項計畫之際,該計畫將對進口的中國產電動汽車徵收高達36.3%的關稅,並將於10月份進行表決。
政府消息人士稱,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支持7月份的關稅提案,而德國、芬蘭和瑞典投了棄權票。
哪些國家面臨的風險最大?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去年法國出口的目標乳製品總價值為2.11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是牛奶和奶油。
據數據顯示,義大利、丹麥、荷蘭和西班牙的奶農去年銷售給中國的乳製品價值分別為6500萬美元、5500萬美元、5200萬美元和4900萬美元,均受到了中國新調查的影響。
歐盟去年出口到中國的奶粉總價值為3.57億美元,但並未受到調查的影響。
法國去年向中國出口了99%的白蘭地和部分豬肉,如果中國政府對每項調查都採取行動,那麼法國將成為受影響最大的國家。
巴黎曾多次對中國電動汽車湧入歐洲市場表示擔憂,並在國內採取措施,確保法國對購買電動汽車的補貼不會惠及中國製造的汽車。
主要豬肉出口國丹麥、荷蘭和西班牙也受到了中國政府調查的壓力。
那麼會發生什麼呢?
據國有媒體《環球時報》報導,中國政府正在考慮對進口的歐洲大型發動機汽油車進行反傾銷調查。
這樣的調查對德國的影響最大。中國海關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進口的2.5升或更大排量的汽車總價值為12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