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夏夜的敦煌鳴沙山上,萬千遊客圍繞在600平方米的巨大五星紅旗周圍,高聲合唱《歌唱祖國》,場面震撼。
萬人星空演唱會,將鳴沙山月牙泉景觀與音樂文化相融合,打破景區與場館的界限,給予遊客“傾聽者”“演唱者”雙重沉浸式體驗,開拓了全新的旅遊體驗模式,也是中國文旅業態煥新、文旅產品供給豐富的一個縮影。
進入暑期,人民群眾文化和旅遊消費需求更加旺盛,各地相應推出多樣化、高品質沉浸式文旅產品,通過場景打造、妝造體驗、聲光音效、多重互動等,豐富了旅遊體驗,受到遊客青睞,文旅產業“熱”力十足。
以“路”為景 旅途更有趣
“好美啊!”“快停車,這兒可以拍照。”……
夏季行駛在青海湖旅遊專用公路上。窗外,金燦燦的油菜花競相綻放,美不勝收;遠處,湛藍色的青海湖碧波蕩漾,水天一色。自駕出行的遊客忍不住停車拍照,讚歎不已。
“高原藍寶石”青海湖是遊客青海之行必打卡的景區之一。通車運行的青海湖旅遊專用公路(I期),沿線隔離欄、路標充分融合青海湖相關元素,讓公路成為旅遊景區的一部分。
7月17日,首趟“龍井號”民俗旅遊專列從龍井火車站開往長白山站,5節車廂分別佈置為朝鮮族、滿族、俄羅斯、東北民俗、多巴胺等主題風格,載著160名遊客開啟消夏避暑之旅。
沿途,遊客們不僅能領略到原始森林生態風光,還能欣賞豐富多彩的歌舞表演,聽取延邊朝鮮族民俗文化講解,品嘗朝鮮族特色美食,在互動體驗中感受當地民俗文化。
作為交通大國,中國不少重要的交通節點、交通線路本身就具有高價值的旅遊景觀和旅遊產品。近年來,各地整合區域交通、文旅資源,推出一批如休閒步道、汽車營地、旅遊公路、景觀鐵路等交旅融合創新的產品、線路,以“路”為景,讓遊客在行的過程中更深入地體驗美景,獲取更豐富的旅途感受。
以“感”為媒 體驗更有質
暑期來臨,博物館、文化館、科技館等地參觀需求迅速增加。據文化和旅遊部舉辦新聞發佈會介紹,今年暑期各地將舉辦超4000項約3.7萬場次文旅消費活動。
在傳統的陳列以外,如何更好地滿足遊客對於文化的精神需求?日新月異的技術賦能下,各類博物館有了更多活態呈現的“打開方式”。
江蘇戲曲百戲博物館戲曲主題XR展,遊客在虛擬空間“開天眼,入百戲”,沉浸感受昆曲之美;山東曲阜孔子博物館,遊客輕觸螢幕上的問題,“穿越時空”與孔夫子對話;湖南博物院“生命藝術——馬王堆漢代文化沉浸式數字大展”,透過巨幅LED球形螢幕、全息投影,觀眾仿佛置身于馬王堆漢墓T形帛畫中所描繪的“由地入天”儀式……
通過新技術,遊客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在場館中獲得全新的沉浸式體驗,對於傳統文化也有了更深的感悟。
在壩陵河大橋上,遊客雷先生縱身一躍,感受極限運動蹦極帶來的刺激。貴州依託豐富的橋樑資源,開發橋上的高空蹦極、高空秋千、急速滑降等,讓遊客既能體驗極限運動的刺激,又能盡覽壯觀峽谷風光。
“簪花熱”,源自福建泉州,簪花和傳統服飾,讓“中式美學”更加可感、可參與。如今,杭州、蘇州、洛陽、成都等各大城市的古街上,都能看到遊客簪花拍照的身影。
為一場音樂節、一個展甚至一份特色美味奔赴一座城,是年輕人的旅遊新風尚。找到具有辨識度的流量和旅遊產品的“融合點”,為遊客提供更多的情緒價值、五感體驗,也成為不同城市文旅“引客”的要義。
以“遊”為引 夜經濟更添活力
漫步青海省格爾木市旱碼頭1960商業街,漢族、蒙古族、藏族等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交融,烤肉、犛牛優酪乳、釀皮等特色小吃讓人垂涎,火車車廂改造而成的商鋪吸引不少遊客駐足。
夜經濟離不開煙火氣,但也不光依靠煙火氣。多地出臺相關政策舉措,鼓勵創新文旅消費場景,加快發展夜間旅遊,滿足遊客和市民不斷增長的夜間文旅消費需求。
光影交錯,黃鶴仙子翩翩起舞,身著古裝的演員再現辛氏沽酒、崔李題詩等故事場景——一出《夜上黃鶴樓》,讓遊客身臨其境感受黃鶴樓的歷史淵源。
雕花的馬鞍、羊皮上的烙畫、精緻的馬頭琴擺件……呼和浩特市塞上老街,琳琅滿目的少數民族手工藝品讓遊客駐足,在瞭解製作手法的過程中感受不同民族的文化魅力。
焰火升空,變幻出不同圖案,點亮湖南瀏陽的週末夜空。“音樂+煙花+文藝節目”的組合讓每一場“焰會”都有主題、有故事,煙火璀璨中,展現出花炮之鄉的獨特魅力。
一場場沉浸式演出,一次次沉浸式夜遊,推動“夜遊”“夜演”向“夜商”引流轉化,不少旅遊“過境地”變成旅遊“目的地”,夏日夜間消費提檔升級,“夜經濟”活力進一步釋放。
“真誠才是旅遊接待的必殺技。”鳴沙山月牙泉景區服務中心主任李瑛說,“曾經很多人到敦煌的行程是早上莫高窟,下午月牙泉,晚上就離開;如今,隨著鳴沙山萬人星空演唱會的打造,以及景區‘一次購票三天內多次入園’政策的推出,更多遊客選擇在敦煌留下來。”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過去,人們對旅遊的認識停留在“看山看水看風景”的觀光階段。今天,文旅融合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遊客在旅遊中不僅欣賞美麗風景,也體驗美好生活。特別是藝術節、演唱會等文化項目作為新型旅遊資源,已經成為推動旅遊業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力量。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