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深度· 言論 > 文章内容 返回
工黨重新執政,但英國的難題仍然很多
发布:2024-07-06

當地時間7月5日,在英國議會下院中獲勝的工黨黨首基爾·斯塔默在白金漢宮與國王查爾斯三世會面,並獲國王任命,成為新一任英國首相並負責組閣。
英國工黨在7月4日舉行的英國大選中取得壓倒性勝利,這也意味著工黨領袖斯塔默有機會大展拳腳,全面推進工黨的施政計畫和改革議程。而對失利的保守黨來說,未來可能面臨著歷史性的嚴峻挑戰,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走出這場大敗的陰影。而對歐洲政治而言,走中左路線的工黨重新執政,表明在近期極右翼崛起的氛圍之中,穩健中間派仍然保持著強大的政治動能,依然是主導歐洲政壇的重要力量之一。
工黨的勝利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斯塔默的個人努力,即他對工黨理念與策略的調整。經過前兩任領導人米利班德和科爾賓的探索之後,斯塔默修改了工黨的傳統政策,向上一位工黨首相布萊爾的“第三條道路”思想靠近,不斷向商界釋放友好信號,明確表示支持商業活動和經濟增長,打消中上階層對工黨可能大幅增稅的疑慮,在地緣政治衝突問題上採取務實立場,在移民問題上適當展示自身“愛國”的一面,以免刺激那些對“全球化精英”不滿的保守派選民,等等。斯塔默的策略取得了成功。工黨的此次獲勝不僅結束了該黨長期在野“遊蕩”的歷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歐洲左翼的整體低迷態勢,也成為歐洲其他國家左翼政黨可以借鑒的參照。
保守黨的失敗則在很大程度上是咎由自取。自詹森因醜聞下臺之後,特拉斯與蘇納克相繼上臺,政局陷於混亂,保守黨政客忙於內鬥,黨內凝聚力下滑,面對崛起的工黨和分走自身選票的極右翼政黨,顯得束手無策。本來保守黨的長期執政主要靠的是選民對工黨能力的懷疑,而不是對保守黨的認同,而那份有限的認同又因保守黨的糟糕表現而進一步被侵蝕,尤其是新冠疫情中的表現,包括詹森的“派對門”,進一步加劇了保守黨脫離群眾的趨勢。客觀而言,新冠疫情屬於突發事件,保守黨意外成為犧牲品,但該黨長期的內鬥、缺乏創新、缺乏活力是難辭其咎的,也給了工黨這次“不出大錯便可獲大勝”的難得的歷史性機會。
面對這場大勝,工黨表現出了可貴的自我克制的姿態,並沒有欣喜若狂,而是非常低調與謹慎,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工黨內部明白,這場勝利很大程度上是保守黨自亂陣腳“送分”所致。正如工黨影子外交大臣拉米所提醒的,工黨仍面臨艱巨的執政任務,必須切實改善工薪階層的處境,否則選民就會被右翼民族主義者奪走。同時工黨還面臨內部派系分化問題,尤其是在一些地緣政治問題上,雖然面臨大選挑戰該黨暫時團結在一起,但真正執政之後,隨著新的國際事件的出現,工黨內部的左翼可能向主流派施壓,從而導致內訌甚至是裂變。
還需看到的是,在本次選舉政治版圖總體轉向中左的大趨勢中,極右翼也在一些局部議題上取得突破,成為本次選舉中的“支流”。比如法拉奇領導的極右翼政黨英國改革黨的成績好於預期,贏得13個席位,也分走了保守黨的一些選票。這表明反移民主張在英國政壇上繼續保持上漲勢頭,斯塔默也不得不在此問題上向保守派選民妥協。可以說英國政壇呈現出日益駁雜的狀態,反映出選民對現狀的不滿和求變,而非穩定地團結於某個政治派別身邊。
英國未來仍面臨重大挑戰,包括脫歐之後的經濟低迷、地緣政治衝突導致的能源價格上漲、生活成本危機、氣候變化危機等。英國政治生態走向惡化的總體危機並沒有消除,工黨如果執政不善,很可能成為下一個“保守黨”,成為選民厭惡現狀心理的犧牲品。英國以及整個西歐的權力結構、社會經濟結構正處在變動時期,選民訴求多元化,主流政黨面臨的傳統選民分離與流失問題將長期難以緩解。因此,工黨獲勝之後將迎來更重大、更艱巨的任務,還需與時俱進,不斷拓展政治空間,穩固選民陣地,重塑選民對主流政治的信心。

上一篇:蘋果公司在歐洲批准了Epic Games的市場應用
下一篇:新任英國領導人斯塔默宣佈盧旺達驅逐計畫 “已死並被埋葬”
相關推荐
  • 原創郵輪是中國郵輪產業未來發展的核心動力
    链接阅读
  • 科技巨頭引領的碳清除信用需求加劇供應短缺
    链接阅读
  • 經濟學家稱意大利對遺產稅的寬鬆政策存在代價
    链接阅读
  • 阿斯麥CEO談安世爭端: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 對話至關重要
    链接阅读
  • 超400家美上市企業警示AI風險:不用怕落後,用了怕翻車
    链接阅读
  • 馬斯克驚人預測:20年內人類意識有望上傳至機器人實現“永生”
    链接阅读
  • 被拋售的全球主權債:債務困境與長債的重新定價
    链接阅读
  • 釔元素短缺蔓延 稀土新危機正在醞釀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中國總理對尚比亞進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訪問,西方國家競相爭奪投資立足點

2025-11-19

歐盟實施配額限制鐵合金進口

中國C919客機亮相迪拜天空 力爭贏得海灣買家青睞

2025-11-18

德國財長抵達北京,貿易鴻溝擴大,供應鏈動盪

2025-11-17

日本尋求平息與中國不斷升級的臺灣爭端

特朗普削減牛肉、咖啡等食品關稅 應對通脹擔憂加劇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