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旅遊協會最新報告顯示,2024年一季度,東盟地區國際遊客人數大幅增長,帶動熱門旅遊目的地酒店入住率和航班客流量顯著增加。東南亞國家旅遊業正加快復蘇,旅遊業有望成為該地區全年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根據泰國旅遊和體育部公開的最新資訊,今年1月至6月16日,赴泰外國遊客超過1620多萬人次,同比增長37%,來自外國遊客貢獻的收入超過7655億銖。數據顯示,中國、馬來西亞、印度、俄羅斯、韓國是泰國前五大外國遊客來源國。伊斯蘭教主要節日古爾邦節期間,當地來自中東的遊客增加97.82%,馬來西亞遊客增加32.99%,印尼遊客增加37.7%,新加坡增加17.94%。為應對外國遊客猛增,泰國正在與71家國際航空公司商討增開航班的計畫。
今年前4個月,越南接待國際遊客620萬人次,同比增長68.3%,較疫情暴發前的2019年同期增長3.9%,旅遊收入約19.4萬億越南盾,同比增長49.3%。同期,住宿和餐飲營業收入約237.3萬億越南盾,增長15.3%。
馬來西亞今年一季度累計吸引外國遊客580萬人次,同比增長32.5%。其中,中國是東盟之外馬來西亞最大的客源市場。新加坡、印尼、泰國、汶萊等國家也是馬來西亞名列前茅的客源市場。
印尼今年前4個月累計接待外國遊客410萬人次,同比增長24.85%,創下2020年以來新高。印尼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4月印尼星級酒店客戶入住率達47.14%,同比上升5.77個百分點;非星級酒店入住率達到26.21%,同比增長4.35個百分點。遊客在星級酒店的平均入住時間為1.63晚,與2023年4月持平。
柬埔寨今年前4個月接待國際遊客211萬人次,同比增長22.9%。泰國、越南、中國、老撾是柬埔寨的四大客源國,遊客人數分別增長3.2%、43%、41.5%和46%。去年,柬埔寨共接待國際遊客545.3萬人次,同比增長1.3倍,旅遊業收入達30.4億美元,較前年的14.1億美元增長115%。
截至5月初,新加坡接待的外國遊客達到571萬人次,相當於疫情前的90%。前往老撾的外國遊客人數也在增加,今年一季度達到100萬人次;大多數遊客來自鄰近國家,其中泰國遊客超過三分之一,排名第二的是越南,遊客人數超過26.3萬人次。
除了東南亞國家各具特色的旅遊資源優勢外,各國紛紛出臺的新政也對旅遊業的快速復蘇起到了推動作用。新加坡向本國旅遊發展基金注入3億美元,用於開發和推銷新產品和新體驗,並支持本地企業開發新的知識產權。該資金還用於振興現有旅遊產品,提高旅遊業從業人員技能,並幫助當地旅遊公司提高生產力和創新能力。同時,新加坡還在制定“旅遊業2040”長期戰略。
泰國國家旅遊局啟動“365天,暢遊二線城市”的旅遊專案,深入挖掘曼谷以外城市的旅遊資源,打造更多熱門旅遊目的地,實現旅遊業多元化發展,並將旅遊經濟效益輻射至更多地區。泰國開泰研究中心預計2024年泰國將接待外國遊客3600萬人次。
越南加大旅遊推介力度,旅遊局與農業、工業、貿易等其他部門對接,開發更多旅遊產品,拉動遊客消費。越南旅遊局透露,越南河內、會安和胡志明市3個目的地已被一些知名旅遊網站列入100座最佳徒步旅行城市名單。
柬埔寨採取多項措施提升旅遊業整體品質和吸引力,如發展原生態旅遊等。白馬、貢布、戈公和西哈努克4個沿海省份在傳統的海灘度假基礎上,推出森林探險、山地徒步和運河遊覽等專案,讓遊客沉浸式體驗柬埔寨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和文化遺產。另外,柬埔寨還推出“2024年暹粒旅遊”活動,吸引更多遊客前往參觀吳哥考古公園。柬埔寨首相洪瑪奈呼籲各方配合促進暹粒省旅遊業發展,將金庫倫國家公園發展成文化、自然、冒險和宗教旅遊目的地,實現柬埔寨旅遊產品多樣化。據吳哥企業售票處統計,該公園2023年接待國際遊客近80萬人次,門票收入達3710萬美元。
印尼積極轉變旅遊模式,更加突出個性化、定制化、本土化、小規模化,並獲得國際認可,旅遊業表現指數在國際排名上升10位,從全球第32位升至第22位。除此之外,根據2024年萬事達卡新月全球穆斯林旅遊指數,印尼再次名列穆斯林友好目的地榜首。同時,印尼還積極醞釀推出旅遊基金,加大對旅遊業的宣傳力度,以吸引更多國際遊客。
快速復蘇的旅遊業有望成為東南亞今年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亞洲開發銀行4月發佈的《2024年亞洲發展展望》中指出,在旅遊業復蘇、內需強勁等因素帶動下,亞太地區發展中經濟體繼續保持韌性增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預測,得益於旅遊業的良好發展,2024年柬埔寨經濟增長率將超過6%。越南預計全年將接待外國遊客1700萬至1800萬人次,國內遊客1.1億人次,旅遊業總收入約840萬億越南盾。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