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時尚 > 文章内容 返回
讓包裝“瘦身”成為新風潮
发布:2023-09-13

近日,中國重慶市場監管部門對江北九村茶葉市場開展過度包裝集中檢查,對5款疑似過度包裝的茶葉進行檢驗發現,其中3款為包裝空隙率不合格,1款為包裝層數不合格,並對商家下達了《責令改正通知書》。
  中秋臨近,中國浙江寧波市日前發出首份月餅禮盒過度包裝責令改正通知書。要求商家將“過度包裝的月餅”下架,並退回生產廠家。
  9月1日開始,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新修訂發佈的《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食品和化妝品》正式施行,責令商家將“過度包裝的產品”退回生產企業或成常態。
  過度包裝就是“買櫝還珠”
  “下單一時爽,一堆貨送到家後卻有了麻煩——拆不動了。”家住重慶九龍坡區的林女士9月9日向記者“吐槽”說,面對裏三層外三層的包裝無從下手,只能動用剪刀,採取“快刀斬亂麻”的方式拆開,最後處理這堆包裝垃圾也讓人頭疼。
  “食品化妝品包裝新國標”的要義再清楚不過,就是要直擊包裝亂象,讓產品回歸食品和文化本位,讓消費市場呈現風清氣正的新氣象。行業人士稱,禁令剛剛推出,還有企業頂風作案,就是把禁令當成了耳旁風。終結包裝亂象,就需要讓禁令是“鐵嘴銅牙”,只有處罰的標準“真的疼了”才能讓“過度包裝”長記性。
  記者在一個擁有千萬粉絲的自媒體發佈的草莓“黑金禮盒”的拆箱視頻上看到,總長42秒的視頻中,拆箱過程占了37秒。鋁膜保溫袋、泡沫箱、塑封袋、精裝紙盒、抽真空鎖鮮袋、海綿開孔墊、塑膠託盤……精裝禮盒從裏到外包裹了7層。
  “過度包裝不是治不好,關鍵在於過去監管力度不夠,執法力度不夠。現在,過度包裝已有了明確的界定標準!”重慶工商大學莫遠明教授認為,新標準嚴格限定了包裝層數,修改了包裝空隙率限量要求及計算方法,增加了外包裝體積檢測、判定規則和不同商品的必要空間係數。凡包裝體積明顯超過商品本身的10%、包裝費用明顯超出商品價格的30%,就可判定為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商業欺詐”。
  過度包裝緣何屢禁不止
  一瓶30克的護手霜,被五顏六色的拉菲草“淹沒”,裝在精美的盒子裏,盒子外面套著充氣包裝,充氣包裝又被套在普通紙盒裏;一盒幾十克的茶葉,被均勻分裝在多個漂亮的瓶子裏,泡沫、隔板、紙盒層層包裹……這種過度包裝,在生活中很常見。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從表面上看,過度包裝是商家的原因。一方面為了吸引顧客,另一方面是怕快遞員暴力分揀,為了保證商品不被退貨,商家只得通過加強包裝來避免損壞。看起來是商家躺著“中槍”,但商家的私心同樣存在,從某種意義上說,過度包裝也是商家以次充好的手段之一。
  精緻、高檔、小眾,這些形容詞附加在商品上,會激起部分消費者的興趣,商家正是抓住了消費者對商品“包裝好,檔次就會高”的消費心理,為了迎合其追求儀式感、高級感的消費體驗,令過度包裝變得盛行。
  “按照新標準,茶葉包裝不能超過四層,包裝成本小於等於整體售價的20%。”重慶市場監管局解放碑所書記、副所長張載榮9月10日對記者說,標準按照包裝內單件物品的淨含量,對包裝空隙率做了詳細規定:“比如一罐茶葉的淨含量大於50克,將這罐茶葉包裝在一個盒子裏,這個盒子的空隙率就要小於等於30%。”
  逐利是商家的天性,提高商品的“顏值”也屬正常,但過度包裝就是緣木求魚、本末倒置。商家與其在過度包裝上下功夫,不如在包裝材質上搞創新,使用可迴圈、易回收、可降解的材料,既節約了成本,又增加了賣點。
  一些企業也存在對包裝環節估計不足的問題,不經意間“包裝過猛”。“為應對倉儲、運輸、銷售各個環節中可能遇到的磕碰和損壞,商家對商品進行保護性包裝是必要的。”重慶皖渝包裝公司董事長劉成雲說,一些小型包裝企業對包裝的把控能力偏弱,容易導致為提升安全係數而過度包裝的情況。
  統計數據表明,我國包裝廢棄物約占城市生活垃圾的30%~40%,在這些包裝廢棄物中,大部分是過度包裝產生的。而且,過度包裝所產生的成本最終會被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加重消費者的負擔。隨著人們環保理念和理性消費意識的提升,商品過度包裝成為亟須解決的問題。
  如何才能真正實現“瘦身”?
  中國消費者協會發佈的《商品過度包裝問題研究和消費者感知調查報告》顯示,80.7%的消費者反對過度包裝,買到疑似過度包裝商品的消費者中,71.3%的人認為自己受到欺騙。調查還顯示,大型商超和品牌電商管道銷售的商品過度包裝問題較為突出。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自今年4月起,多地展開過度包裝查處行動。截至目前,浙江已出動執法人員2.3萬人次,查封扣押違法包裝1.59萬個,糾正查處茶葉過度包裝等問題548個;福建約談屬地電商22次,出具整改通知書155份;四川開展執法者普法2705次,發佈反對過度包裝公益廣告4748次,企業簽訂承諾書1715份……
  “企業負擔小了,消費者實惠多了。”重慶冠生園月餅公司負責人劉瑞端告訴記者,整治過度包裝對食品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大有裨益。可以讓企業將注意力回歸到月餅本身的品質上,而不是用包裝去吸引消費者,形成良性競爭。“我們現在會把更多的山城‘民族風’元素融入包裝,讓包裝更有文化味和地方特色。”
  “只有從源頭減少資源消耗和包裝廢棄物產生,讓監管部門、執法部門、商家、消費者達成共識,多方發力抵制過度包裝,才能營造健康綠色的消費環境。”市場監管總局標準技術司副司長魏宏表示,對消費者而言,可以“一看、二問、三算”:即通過看包裝材質、問包裝層數、估算包裝體積是否超標等方式,判斷商品是否過度包裝,避免選購過度包裝的商品,以“用腳投票”的方式遏制過度包裝。
  在大眾普遍印象中,奢侈品、月餅、保健品等是過度包裝問題較多的品類。中消協人士表示,當前有關部門正在針對食用農產品、茶葉制定限制過度包裝強制標準,針對玩具、嬰童產品、電子產品制定限制過度包裝推薦性標準。提升消費者對商品過度包裝治理效果感知,暢通維權管道,查處案例宣傳更接地氣。
  北京德恒重慶律師事務所李建律師坦言,食品化妝品包裝新國標,提高了執法的適用性、科學性、可操作性。長遠來看,有必要結合有效的、成功的政策經驗,制定相關行政法規,對過度包裝進行規制。條例施行後,結合實踐效果加以完善,最後上升為法律。
  天眼查數據顯示,全國現存食品包裝相關企業9000餘家。在中國包裝聯合會品質標準部副部長範紫薇看來,包裝的創新也很重要。聯合會利用包裝行業科技獎、研發中心等平臺,推動包裝企業利用可再生材料、可降解材料、可回收材料等,開發出更環保的包裝方式。
  張載榮表示,在即將到來的中秋、國慶,會提前做好節前和節日期間的執法檢查監管,緊盯流通環節,嚴格商品包裝管理,強化行政執法,持續鞏固治理成果。
來源:工人日報

上一篇:創新驅動中國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
下一篇:解放軍054B新型護衛艦引發多位臺軍退將“圍觀”點贊
相關推荐
  • 拉爾夫·勞倫考慮提價以應對關稅影響銷售預期
    链接阅读
  • 美國加征關稅影響下,耐克之後阿迪達斯、彪馬預計也將提高運動服裝價格
    链接阅读
  • 義大利反壟斷機構結束對迪奧的調查,迪奧承諾資助打擊勞工剝削行為
    链接阅读
  • 儘管奢侈品市場動盪不安,香奈兒仍將繼續投資
    链接阅读
  • 華倫天奴旗下一家工廠因涉嫌勞工剝削被法院接管
    链接阅读
  • 博柏利將在全球範圍內裁減 1700 個工作崗位
    链接阅读
  • 安聯投資管理公司將在阿迪達斯年度股東大會上投票反對董事長連任
    链接阅读
  • 潘多拉堅持在美國市場發展,首席執行官稱需求依然強勁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加沙談判聚焦以色列與哈馬斯間關鍵分歧點

2025-10-07

法國政府上任數小時後辭職,加劇政治危機

2025-10-06

特朗普施壓結束加沙戰爭 納坦亞胡面臨極右翼反彈

右翼高市早苗有望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

隨著美聯儲重啟寬鬆政策,外國投資者可利用更便宜的美元對沖工具

特朗普干預後,加沙戰爭距離結束還有多遠?

2025-10-05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