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報導 鋰業,正經曆自2021年以來最為嚴峻的調整期。作為電動汽車電池的關鍵原材料,鋰的價格持續下跌,引發了整個產業鏈的連鎖反應。鋰價暴跌不僅上游礦商的盈利能力持續下滑,還給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前景帶來了不確定性。
價格暴跌:從數據看頹勢
最新市場數據顯示,中國鋰碳酸現貨價格已跌至2021年8月以來的最低水準。作為全球鋰交易的風向標,廣州期貨交易所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本月迄今已下跌12%。
6月19日,在全球最大鋰生產商Albemarle舉行的最新拍賣中,中標價較6月5日上一輪拍賣下降了6.9%。這些數據均印證了鋰價持續下行的趨勢。
過去一年裏,鋰價累計跌幅超過80%,從如今的數據來看,2024年也未見止跌的趨勢。儘管今年早些時候價格曾出現短暫企穩,但供應鏈仍在努力消化庫存,買家普遍持觀望態度。
瑞思塔能源分析師Susan Zou指出,鋰產量上升和夏季需求淡季預期正在壓制價格。根據花旗集團的數據,中國鋰碳酸鹽總庫存自4月以來持續上升,6月第三周下游企業 (主要是正極材料製造商) 的庫存較第二周增加8%,而其他碳酸鋰買家 (包括電池製造商和貿易商) 的庫存則飆升了32%。
供需失衡:產能過剩與需求放緩
造成當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供需嚴重失衡。
一方面,近年來鋰礦產能快速擴張,導致供應過剩。另一方面,電動汽車需求增速放緩,進一步加劇了供需矛盾。
多家車企都在近期調整了電動車生產目標。由於全美消費者對使用電動汽車(EV)缺乏熱情,導致通用汽車高層6約11日宣佈降低電動汽車產量目標,將該公司2024年電動汽車產量減少10萬輛。
就在去年,通用還決定終止和本田汽車合作開發經濟型電動汽車專案,反映出通用汽車的戰略轉變,即減緩推出新的電動車型,專注於提高盈利能力,以應對不斷增加的人力成本。
福特推遲了部分純電動汽車生產計畫,將重點轉到混合動力產品。此外,全球電動汽車龍頭特斯拉的銷量增長也在放緩,直接影響了鋰的需求前景,也導致投資者對鋰礦企業信心受挫。
股價暴跌:上游礦商承壓
鋰價暴跌對上游生產商的衝擊最為直接。Albemarle、Lithium Americas和Piedmont Lithium等主要鋰企股價今年以來均出現大幅下跌。截至上周五收盤,Albemarle股價今年已下跌35%,Lithium Americas跌幅高達55%,而與特斯拉有供應協議的Piedmont Lithium更是暴跌64%。
House Mountain Partners諮詢公司總裁Chris Berry對媒體表示:
投資者現在更關注企業是否有穩定的客戶,是否能夠獲得收入,以及最重要的是,是否能夠持續生產。他們願意錯過前30%的上漲,以換取這些確定性。
長期前景:挑戰與機遇並存
儘管短期內行業面臨調整壓力,但長期來看,鋰需求前景仍然樂觀。據媒體測算,到2035年電池行業的鋰需求量將達到350萬噸,較2024年水準增長近兩倍。這一預測雖然較此前的估計有所下調,但仍然顯示出巨大的增長潛力。
一些大型能源公司也在積極佈局鋰產業,看好未來發展前景。例如,挪威國家石油公司Equinor今年5月宣佈收購Standard Lithium在阿肯色州和德克薩斯州兩個鋰專案公司45%的股份。
6月初,巴菲特重倉的西方石油公司與他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能源的一個部門組建了合資企業,旨在將西方石油的技術商業化,從加利福尼亞的鹽水中提取和生產鋰化合物。
技術創新:行業突破的關鍵
直接鋰提取 (DLE) 等新技術的發展可能成為推動行業突破的關鍵。這些技術有望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從而改善鋰產業的經濟性。Techmet-Mercuria聯合管理董事Quentin Lamarche認為,一些“聰明的、具有長期耐心的資本”並未被價格暴跌所嚇退,他們正在押注更快速的直接鋰提取技術將會被開發出來。
他將當前的情況比喻為電動化轉型S曲線中的調整階段。他強調:
這列火車已經啟動,不會停下。
來源:中國華爾街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