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消費品行業正在發生著深刻而緩慢的變化,消費者對於消費品也有了新的需求。所謂“自我關愛正當時”,“悅己”這一消費觀念正在逐漸浸染在人們的日常消費活動中,成為當下流行的消費趨勢之一,同時也反向助增了人們的消費信心。而各大品牌也在積極轉變經營策略,希望能以此迎合變化帶來的全新增長機遇。
擴版圖,加固美妝“護城河”
更多豐富而全面的業務矩陣似乎是奢侈品牌在不斷追求和完善的。除了傳統的服飾、箱包、珠寶腕表等業務板塊,美妝香水也逐漸成為各大奢侈品牌的重要“發力點”。
據查詢,普拉達Prada於8月初正式推出的部分口紅色號日前在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上已經顯示缺貨。普拉達Prada美妝天貓旗艦店的介面顯示口紅已售一萬支以上。不難看出,雖然普拉達Prada正裝口紅的售價高達395元,但仍受到很多消費者關注。除此之外,普拉達Prada彩妝產品還涵蓋了四色眼影盤和粉底液,護膚品則包括洗面奶、面霜和精華,售價在880元至3370元之間。
部分從皮具、高定等起家的奢侈品牌幾乎都在近幾年開始集中推出美妝產品線。以愛馬仕Hermès為例,愛馬仕Hermès在2020年進軍美妝業,在推出首個彩妝系列後,不少消費者和主播都曾在網上表示該系列產品的顏色不適合亞種人、包裝略顯廉價等。但據愛馬仕Hermès推出首個彩妝系列的次年一季報顯示,其香水和美容業務銷售額都有所增長,其中唇膏系列產品的“貢獻”十分可觀。
華倫天奴Valentino於2021年授權歐萊雅集團上線首個彩妝系列。由於單只口紅價格便高達450元,較高的價格以及前期的饑餓行銷形式等,引起了諸多消費者不滿。但這絲毫不影響2021年華倫天奴Valentino期內美妝及香水業務同比增長97%亮眼業績;2022年取得了40%銷售增長。
有趣的是,部分奢侈品牌的美妝產品存在著“一邊被罵,一邊賣爆”這種特殊現象。透過這些輿論非議,立足於市場分析,從愛馬仕Hermès到普拉達Prada,奢侈品牌的美妝產品在被吐槽的同時,其銷量十分可觀。這也成為了奢侈品牌紛紛選擇下場,佈局化妝品業務的原因之一。奢侈品牌本就自帶的品牌影響力以及新穎多樣的產品展現形式使其有著很大的競爭優勢,同時,這也有利於品牌方能更好地迎合目標客群的購物期待。
提信心,“悅己消費”帶來市場新增量
除此之外,結合當前的經濟形勢以及今年各大集團發佈的上半年財報我們不難看出,化妝品品類回溫趨勢明顯,尤其是高端美妝的表現十分亮眼。這不僅代表著消費者對於美妝需求的提升,也證明了隨著“悅己經濟”逐漸發展成為新的消費趨勢之一,“口紅效應”凸顯。
據觀察,人們一邊省錢,一邊又在自我愉悅屬性的低價單品上非常捨得花錢。事實上,很多與“口紅效應”相關的產品品類都展現出了很大的“悅己”共性,這也折射出當下人們的消費態度與消費心理:經濟形勢隨週期不斷起伏,消費者對於大宗消費品、奢侈品等商品的購買更加謹慎,傾向於去尋找並購買負擔得起的奢侈品,例如,部分消費者在當下可能不會花費上萬元來買一個奢侈品手袋,但是可以買同品牌的彩妝或者香水,不僅價格自己能負擔得起,並且還能為自身帶來必要的心理慰藉,從而產生“悅己”作用。
奢侈品牌加強化妝品業務佈局,其目的無非是讓企業營收更高、抵禦風險能力更強。從這一角度來講,如何在當前的市場態勢下繪出逆勢增長曲線,加強與消費者之間的連結,保持市場競爭力,是各大品牌應該思考的舉措和方向。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