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國傢俱出海在跨境電商中尤為火熱。
中國頭部跨境電商家具企業業績亮眼,致歐科技、樂歌股份以線上品牌出海,2023年年報均實現營收、淨利雙增長,業績好於同期跨境電商企業。
平臺也在著手吸引傢俱賣家。速賣通聯合菜鳥開設了“大件”物流專線,面向亞馬遜、天貓大賣及產業帶源頭工廠展開傢俱類目的定向招商;Temu開通半託管,物流開放給商家,被解讀為有意吸引有著海外倉儲的大件賣家。
在日前舉行的2024中國(寧波)出口跨境電商博覽會上,傢俱家居也是其中重點——展會品類專門聚焦,近2000家展商中有50%為中大件工廠。
傢俱並不是出海裏的“新客”,甚至算得上“老玩家”。傢俱是中國外貿出口的“老三樣”之一,自2006年起,中國便穩居全球傢俱出口國的首位,並且在隨後的多年中一直保持著出口量第一。
隨著需求的旺盛和基建的成熟,跨境電商確實成為傢俱出海的新引擎。電商公司與傢俱工廠的聯繫越來越緊密,共同進行產品開發和創新,從而加快自身品牌產品體系的建設。
作為最後被互聯網化的品類,通過跨境電商的傢俱出海迎來顯著增長。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賣家在海外傢俱家居類B2C電商市場的總商品交易額(GMV)達到了7738億元,同比增長23.2%,超過傢俱家居電商行業12.8%的增速。
走傳統外貿的路徑,通過與海外主要商超等線下管道合作進入海外市場,這是大部分中國傢俱工廠的出海路徑,且佔有全球不小的市場份額。
受益於出口政策紅利、完善的供應鏈、低人工成本和成熟的生產工藝,自改革開放以來傢俱出口行業迅速成長。根據CSIL(米蘭工業研究中心)的數據,2022年全球傢俱產量約為5,000億美元,其中,中國是主要的傢俱生產國,占全球傢俱產量的37%左右。
依託國內原材料和生產供應鏈體系,中國傢俱企業能夠提供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得益於供應鏈的完整性和長期OEM代工的經驗,中國傢俱企業在品質、設計、服務等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提供了豐富多樣的產品選擇,可以滿足不同市場的需求。
線上市場的滲透還將持續擴大。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美國傢俱家居類B2C電商市場的GMV將由2023年的748億美元增加至2028年的1,323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2.1%,而歐洲傢俱家居類B2C電商市場的GMV由2023年的859億美元增至2028年的1,444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0.9%。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傢俱品類跨境電商的爆發,除了疫情帶來的需求端變化之外,物流基建的成熟也是其中重要的影響因素。
傢俱類產品出海的門檻會比其他產品更高。傢俱產品的特殊性在運輸上可以歸類為大件貨物,運輸過程中需要特殊的包裝和加固等,更考驗企業對資金的投入和對供應鏈週期把控,物流、倉儲及售後等方面的把控也決定著整個產品的利潤率。
有傢俱出海行業人士表示,中大件跨境銷售產品的成本中,約有15%~25%是物流成本。中大件商品無法實現低成本的空運直郵,只能通過海運、倉儲、快遞配送的形式,而這部分成本並不穩定。受國際局勢和地緣政治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海運價格常常會有明顯波動。
海運之後,海外倉存儲是傢俱賣家的普遍選擇,對於長運輸週期的大件來說,本地化倉儲可以實現快速回應客戶需求,提升物流效率,降低運輸成本。
但這部分成本也在增長。根據Colliers的數據,美國本土海外倉價格連年攀升,由20Q1的每平方英尺6.18美元增長至23Q1的8.76美元,其中23Q1價格漲幅約為26.77%,主要系美聯儲持續加息、經濟預期轉弱等原因導致。
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變化,物流成本控制將繼續成為傢俱出海企業戰略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業內人士看來,仍需要不斷探索物流模式和技術,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