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手機的推出在華盛頓引發擔憂,即美國的制裁未能阻止中國取得關鍵技術進步,”《華盛頓郵報》9月2日的報導稱,“這似乎應驗了美國晶片製造商的警告,即制裁不會阻止中國,而是會刺激中國加倍努力,打造美國技術的替代品。”
上周早些時候,在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訪問中國之際,華為Mate 60 Pro新機在網上悄然推出,“華為選在雷蒙多訪華期間發售新機,對美不示弱的意味明顯,甚至帶有打臉美國商務部的意思,畢竟對中國的科技禁令,就是由美國商務部下屬的工業與安全局(BIS)頒佈。”新加坡《聯合早報》如是評價。
實際上,華為的新機引發美國方面如此大的關注,重點因其是否為5G以及是否搭載了華為自製研發的晶片備受關注。
《華盛頓郵報》稱,消息人士告訴它,華為Mate 60 Pro使用了5G晶片。
有網路視頻顯示,儘管Mate 60 Pro手機內沒有任何地方帶有5G標識,但測速軟體發現,這款新手機的網速輕易就破了300Mbps,峰值甚至可以超過800Mbps,達到了5G網速標準。此外,也有視頻顯示,Mate 60 Pro採用了華為晶片部門海思設計的麒麟晶片。也有網路媒體指,該晶片採用了5納米(也有說法是說7納米)工藝技術——僅比最新技術晚一代。不過,彭博社稱,無法確定該晶片的製造商或先進程度。
在晶片業內,7納米及以下工藝屬於半導體先進工藝,而且是達到高端智能手機系統級晶片的一個技術門檻。如果上述消息屬實,意味著華為已經突破美國設下的技術限制,能自主生產出先進晶片。
目前,華為沒有對此做出任何說明,但卻引發了大洋彼岸的極大關注。
早在4年前,美國商務部就把華為列入實體管制清單,禁止美國供應商未經許可向華為提供半導體技術和產品。華盛頓此後也進一步禁止供應商向華為提供任何用美國技術、美國軟體設計和製造的半導體產品。
如今,僅用四年時間,華為就突破這一“封鎖打壓”。正如所說,瑞士《新蘇黎世報》9月1日的報導也表示,對中國來說,這可能是在與美國的技術衝突中的一個大的成功。
這必然引發華盛頓方面的擔憂和惱怒。BIS估計更早前就啟動了調查,全力搜集華為是否規避制裁偷偷取得美國的技術。
《華盛頓郵報》報導稱,毫無疑問,新款華為手機引發了人們對下一步發展的討論。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主席克雷格·艾倫說,“有很多行動”。報導稱,對於美國政府應如何應對,各方意見不一。特裏奧洛表示,這一事態發展幾乎肯定會引發更強烈的呼聲,要求進一步收緊對華為的出口管制許可。另一方面,美國半導體公司希望能繼續向華為等中國企業提供產品,以保持市場份額。
不過,美國方面再多的“擔憂”“猜測”“行動”主要都是政治因素考量,但對華為而言,除了政治因素,背後相信也有市場考量。蘋果公司將在美國當地時間9月12日召開發佈會,預計將發佈新款iPhone手機。因此,外界認為華為此時在毫無預警下推出新手機,或許可以搶佔先機。
來源: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