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Philip BlenkinsopEditing 報導 歐盟委員會已開始對從中國進口的鍍錫或鍍錫扁鋼產品展開調查,以評估這些產品是否以過低的價格銷售到歐盟市場。
歐盟官方期刊5月16日稱,負責監督歐盟27國貿易政策的歐盟委員會在接到歐洲鋼鐵協會Eurofer的投訴後啟動了反傾銷調查。
這項調查以及5月16日啟動的另一項針對木地板進口的調查,是歐盟對中國出口產品和中國公司在歐洲的經營活動進行的一系列貿易和補貼調查中的最新一項,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針對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
歐盟和美國的調查和關稅引起了中國政府的反駁,中國政府5月16日表示,關於中國向歐洲和美國市場傾銷過剩產能產品的說法是“赤裸裸的貿易保護主義”。
對馬口鐵的調查將持續長達14個月,並且可能在7至8個月內徵收臨時關稅。
報告指出,訴狀的核心指控之一是,中國製造商因原材料價格扭曲而受益,尤其是熱軋扁鋼或鋼材。這些原材料占鋼鐵生產成本的60-70%,並受到中國出口限制。
歐洲鋼鐵協會說,展開調查是恢復公平競爭環境的重要一步,並補充說,從2021年到2023年,歐盟工業損失了四分之一的銷售量,而中國的進口量增加了一倍多。
中國歐盟商會表示,他擔心調查的結果可能會影響中國的工業和未來的出口。
中國商會說,他尤其擔心歐盟使用歐盟所說的未扭曲價格和基準來構建 “正常值”的做法。該正常值與出口價格相比較,以確定傾銷的程度。
在大多數情況下,傾銷僅僅意味著以低於出口商國內市場的價格銷售出口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