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Charlotte Van Campenhout and Kate Abnett 報導 歐盟立法者4月10日通過了一項法律,規定從2030年起對歐洲的石油和天然氣進口實施甲烷排放限制,向國際供應商施壓,要求其減少這種強效溫室氣體的洩漏。
甲烷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僅次於二氧化碳的導致氣候變化的第二大原因,而且在短期內對氣候變暖的影響要大得多。如果世界要避免嚴重的氣候變化,在十年內迅速減少甲烷排放至關重要。
歐盟議會聯合首席談判代表、綠色立法者尤塔·保盧斯(Jutta Paulus)在一份聲明中說:“歐盟終於開始與氣候殺手甲烷作鬥爭了”。
這項法律是歐洲首個旨在減少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的法律,對於實現歐盟的氣候目標和履行全球甲烷承諾將發揮重要作用。
進口規則將從2030年起對向歐盟輸送化石燃料的生產商施加“甲烷強度值”限制,這很可能會打擊包括美國、阿爾及利亞和俄羅斯在內的主要天然氣供應國。
莫斯科去年削減了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此後,挪威取代了其歐洲最大的管道天然氣供應國的地位,而挪威的甲烷強度是世界上最低的。
該法律目前還需經歐洲理事會正式通過,然後在歐盟官方公報上公佈,並將於20天後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