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深度· 言論 > 文章内容 返回
擁有世界上最多的大城市,意味著什麼?
发布:2024-03-30

2024年,中國經濟平穩開局、穩中有升,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新時代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不僅經濟體量大、製造業門類齊全等傳統優勢進一步夯實,還在彙聚形成新的優勢,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為讓海內外讀者更好地理解中國經濟,本報今起推出“讀懂中國經濟新優勢”系列報導,通過真實故事、數據解讀和權威分析,展示持續向上的中國經濟風采。

觀察一座城市的經濟活躍程度,“夜晚”是最佳角度之一。

從夜光遙感影像去看,中國的版圖之上,一個個燈火連片的醒目區域浮現,它們是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太空視角下的璀璨燈光,見證著中國城市的發展。

今天,中國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的大城市和城市人口,城市群集聚壯大,正為中國經濟發展積蓄新的力量。

經濟發展新的動力源

伶仃洋上,轟鳴聲中,深中通道專案各項工程建設進入通車衝刺期。建成後,廣東中山至深圳車程將縮短至半小時以內,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的理想照進現實。

往北,長三角地區,從晶片軟體、動力電池、電機電控到一體化壓鑄製造,新能源汽車上下游企業比鄰而居,一家整車廠可在4小時車程內配齊所有零部件。

繼續北上,JORDAN全球最大旗艦店落戶北京三裏屯太古裏,2024天津時裝周蓄勢待發,京津冀三地攜手打造消費盛宴,市場新意煥發。

交通暢達、產業集聚、消費新潮,中國數量眾多的大城市和城市群,正成為中國經濟活力的載體。

看數量,中國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的大城市和城市人口。2023年末,中國城鎮常住人口約為9.33億人,城鎮化率達到66.16%。目前,中國城區常住人口超過千萬的超大城市已有10座。世界銀行數據顯示,中國人口規模在100萬以上的城市群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持續上升,所集聚的人口數量已達世界首位。

看品質,數據顯示,全球超過80%的GDP由城市貢獻。以長三角地區為例,其以不到4%的國土面積,創造了中國近1/4的經濟總量。一些專家對中國城市的研究發現,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人口稠密度提升1個百分點對應不變價GDP增長0.82%。

“數量眾多的大城市和城市群,正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優勢。”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陸銘說,在傳統經濟增長動能減弱的背景下,經濟增長必須依靠生產效率的提高,而大規模人口與產業在都市圈和城市群集聚,有利於推動創新、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成為經濟發展新的動力源。

曾經擔任世界銀行首席城市規劃師的紐約大學教授阿蘭·貝爾托認為,中國史無前例的大型城市群有潛力開啟一個高生產力和富有創造力的新時代。

產業與創新的聚集區

3月21日,世界500強企業松下又一電子材料新專案簽約落戶江蘇蘇州。松下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近3年來,松下在中國增資新設18個基地,基本分佈在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城市群。

中國城市群,究竟有何魅力?

“放在全球比較,中國的城市群,每一個都相當於大國的體量。例如長三角面積跟日本接近,人口約是日本的兩倍。”陸銘說,這就意味著,一些現代化的產業,在中國一個城市群內部就能形成全產業鏈的佈局,對別國而言需要跨國貿易來支撐的環節,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

今天,在珠三角,一部智能手機可在1小時內配齊95%的零部件;在湖南,一杯咖啡的時間能集齊電力機車上萬個零部件……中國眾多產業躋身全球前列,“高精尖”產品集成優勢不斷壯大,背後依託的正是城市和城市群。

城市群是產業聚集區,也是創新集聚區。近年來,一批批跨國公司將研發中心設在中國,落點也是選擇了位於城市群中心的大都市。不久前,阿斯利康宣佈上海成為其第五大全球戰略中心,蘋果公司明確今年將在深圳新設應用研究實驗室,北京認定新一批外資研發中心……這正是中國大都市創新活躍的寫照。

權威學術期刊《自然》去年12月發佈的《全球創新中心指數》報告顯示,北京在全球創新中心指數排名中位列第三,粵港澳大灣區首次超過東京灣區位列第六。中國城市創新能力顯著提升,也為全球發展提供了新動力。

人口將繼續向城市群集中

是留在美國三藩市灣區工作,還是回到中國?去年,中國小夥巢漢青在美國拿到博士學位,選擇了後者。

“我的研究專注在醫療AI領域,中國在這個方向上更加包容開放,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願意擁抱AI,這讓我更有信心。”巢漢青如今是達摩院醫療AI實驗室的一名演算法專家,他發現,中國杭州這樣的大城市包容創新,新技術應用場景更多,讓科研有了創造更多社會價值的土壤。

“我身邊的同學們選擇回中國的越來越多。”巢漢青說,成為達摩院首批進站博士後,還可獲得百萬元的來杭補貼。中國大城市越來越宜居宜業,加上人才政策加持,吸引力越來越強了。市場機構數據顯示,京滬深等大城市人才吸引力位居中國前列,超六成人才流向長三角、京津冀、成渝等五大城市群。

聯合國與世界銀行數據顯示,高收入國家的平均城鎮化率已經達到80%以上。作為對照,中國城鎮化在速度與品質兩個方面都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城市人口增長不僅會帶動消費增長,也將拉動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等多方面投資需求。據測算,中國城鎮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將直接帶動人均資本存量增加3.5%,約為6.6萬億元的新增投資需求。另據推算,如果城鎮和農村轉移人口能夠獲得同等的公共服務,中國的消費需求可提升近30%。

“中心城市的發展,會對生產、消費和城市群的空間格局產生綜合影響。中國數量眾多的大城市和城市群,也得益於中國人口規模巨大、經濟現代化等因素。”陸銘說,未來,人口將繼續向都市圈和城市群集中,為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上一篇:越南遊客烏鎮賞春
下一篇:AI繪畫是一種新型藝術形式
相關推荐
  • 特朗普在華盛頓的打擊犯罪行動奏效了嗎?情況複雜
    链接阅读
  • 中秋國慶假期全國漫展超400場、手辦炒到8000元,“二次元”究竟有何魔力?
    链接阅读
  • 中國貿促會黨組: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夥伴關係
    链接阅读
  • 時隔12年美國非農數據再度延遲發佈,如何影響市場降息預期?
    链接阅读
  • 特朗普限制簽證促使美國公司考慮將更多工作轉移到印度
    链接阅读
  • 福特CEO法利警告:美國AI發展面臨勞動力短缺危機
    链接阅读
  • 無懼泡沫警告?黃仁勳大膽預測:OpenAI或成為下一個萬億美元巨頭
    链接阅读
  • 美聯儲“三把手”決議後首次露面,威廉姆斯:近期降息旨在提振就業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黃金延續歷史性漲勢,首次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大關

2025-10-08

加沙談判聚焦以色列與哈馬斯間關鍵分歧點

2025-10-07

法國政府上任數小時後辭職,加劇政治危機

2025-10-06

特朗普施壓結束加沙戰爭 納坦亞胡面臨極右翼反彈

右翼高市早苗有望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

隨著美聯儲重啟寬鬆政策,外國投資者可利用更便宜的美元對沖工具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