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Tom Perry 報導 美國總統喬-拜登和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在加沙紅線問題上的分歧為兩位領導人之間的潛在攤牌埋下了伏筆,引發了如果以色列繼續在飛地南部發動地面進攻,美國是否會限制軍事援助的問題。
自1948年哈裏·杜魯門總統成為首位承認以色列為新成立國家的世界領導人以來,美國一直是以色列的堅定盟友。
但幾十年來,這種通常穩固的關係也出現了緊張。以下是一些里程碑事件:
1948
哈裏·杜魯門總統成為第一位承認新成立的以色列的世界領導人。
1956
以色列在與法國和英國的戰役中從埃及手中奪取了西奈半島和加沙地帶,德懷特·艾森豪總統的政府對此非常憤怒,堅持要求以色列無條件撤軍,並威脅說除非以色列撤軍,否則美國將暫停對以色列的重要財政援助。
1967
美國支持以色列與周邊阿拉伯國家開戰。但以色列在國際水域襲擊了美國間諜船自由號,使兩國關係受到衝擊。34名美國海員喪生,174人受傷。
1973
在1967 年衝突中失去領土的埃及和敘利亞發動 1973 年戰爭後,理查德·尼克森總統急忙空運軍事裝備援助以色列。
1975
傑拉爾德·福特總統的美國政府威脅要重新評估美國與以色列的關係,除非以色列與埃及簽署“脫離接觸”條約,從 1967 年佔領的西奈半島撤軍。
1979
吉米·卡特總統主持簽署以色列和埃及在戴維營會談達成的和平條約。
1981
美國譴責以色列轟炸伊拉克奧西拉克核反應爐。
1982
羅納德·雷根總統在給以色列總理梅納赫姆·貝京的電話中,對以色列在黎巴嫩戰爭期間轟炸貝魯特表示了發言人所謂的“憤怒”,並向他施壓,要求停火。
1990
美國國務卿詹姆斯·貝克表示,美國對以色列在與巴勒斯坦人的和平談判中的拖延越來越感到厭倦,並重複了白宮的電話號碼,敦促雙方“在認真對待和平時給我們打電話”。
1991
老布希總統向以色列施壓,要求其不要參與第一次海灣戰爭,因為他擔心以色列對伊拉克的攻擊會導致美國領導的聯盟瓦解。
華盛頓扣留了以色列為吸收蘇聯猶太人移民而尋求的 100 億美元貸款擔保,並向以色列總理伊紮克·沙米爾施加壓力,要求他出席馬德里和平會議。布希以和平進程的最大利益為由推遲貸款,並表示除非以色列凍結定居點建設,否則他不會提供貸款擔保。
1992
在伊紮克·拉賓總理提出有限度地削減定居點建設後,布希批准了以色列的貸款擔保申請。
1993
比爾·克林頓總統主持了拉賓和巴勒斯坦領導人亞西爾·阿拉法特在巴勒斯坦臨時自治原則宣言簽署儀式上的握手儀式。
1998
克林頓在馬里蘭州懷伊河主持阿拉法特與本雅明·內塔尼亞胡總理之間的峰會。內塔尼亞胡同意將更多被佔領土交給巴勒斯坦控制。
2003
喬治·沃克·布希總統在巴勒斯坦起義開始三年後宣佈了和平計畫“路線圖”,為結束暴力和恢復建國談判制定了綱要。
2004
布希告訴以色列總理阿裏埃勒·沙龍“以色列現有的主要人口中心”(間接指約旦河西岸的猶太人定居點飛地),因此期望以色列回到 1949 年劃定的停戰線是“不現實的”。
2009
布希告訴以色列議會,以色列和美國之間牢不可破的紐帶比任何條約都更加深厚,這種紐帶建立在與《聖經》的共同聯繫之上。
2010
巴拉克·奧巴馬總統的政府對以色列在副總統喬·拜登訪問期間宣佈在耶路撒冷周圍修建更多定居者房屋感到憤怒。國務卿希拉裏·克林頓稱此舉是“侮辱”。
2011
在奧巴馬公開表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的邊界應以 1967 年的邊界線為基礎”幾天後,內塔尼亞胡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對奧巴馬進行了演講。
2015
奧巴馬稱國際社會不相信以色列對兩國解決方案是認真的。
2016
奧巴馬在其總統任期的最後幾周,通過擱置美國的否決權,允許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一項譴責以色列定居點建設的決議。這打破了美國在聯合國庇護以色列的歷史。
2017
唐納德·特朗普總統一反美國幾十年來的政策,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美國新使館於 2018 年開館。
2019
特朗普政府承認以色列對戈蘭高地的主權,戈蘭高地是 1967 年戰爭中從敘利亞奪取的領土。美國是唯一這樣做的國家。
2023
10月7日,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襲擊以色列後,美國總統拜登向以色列提供“一切適當的支持手段”,並警告“任何敵視以色列的一方”不要尋求利益。
12月12日,拜登警告以色列,由於其在打擊哈馬斯武裝分子的戰爭中“不分青紅皂白”地轟炸平民,以色列正在失去國際支持。
2024
2月8日拜登表示,他尋求“持續暫停戰鬥”。
2月11日拜登告訴內塔尼亞胡,如果以色列沒有一個可靠的計畫來確保在拉法避難的約100萬人的安全,就不應該在那裏發動軍事行動。
2月27日內塔尼亞胡說,他一直在抵制過早結束戰爭的壓力,這一立場得到了美國的普遍支持。
3月9日拜登表示,以色列威脅入侵拉法將是他對內塔尼亞胡的“紅線”,但隨後又反悔,稱沒有紅線,“我永遠不會離開以色列”。拜登說,他就平民傷亡問題向內塔尼亞胡發出的資訊是,他的行為“與以色列的立場背道而馳”,“對以色列的傷害大於幫助”。
3月12日內塔尼亞胡表示,以色列將繼續推進對拉法的軍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