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時尚 > 文章内容 返回
傳統文化融進來 服裝市場添新彩
发布:2024-03-15

融合傳統與時尚的馬面裙正成為許多年輕人的“心頭好”;新式漢服不但在景區頻頻亮相,還逐漸成為日常穿搭;中國國產衝鋒衣在電商平臺銷量大漲……如今,帶有中國元素、傳統特色的服裝正成為時尚新潮流,還有不少本土品牌服飾頻頻“出圈”,受到消費者青睞。

中國“國潮”服飾為何走紅?如何推動中國“國潮”消費保持向好勢頭?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和企業。

  中式設計和麵料受到消費者喜愛

走進位於浙江義烏的篁園服裝市場,款式多樣的新中式服裝吸引了眾多消費者。“店裏有1000多款新中式服裝,一兩個月就賣得差不多了。”在店主鈄小清的檔口,一款紅色斜襟盤扣刺繡的新中式外套最受歡迎,“已補了十幾次貨,每次至少拿200件,還有東北、廣西、雲南等地客戶來購買。”

另一家女裝專營店的店主鄭曉飛同樣忙得不可開交。這兩年,傳統服飾馬面裙在市場上走紅。“這段時間,光馬面裙就賣了幾千件。”眼下,鄭曉飛已經聯繫工廠製作春款馬面裙,以更淡雅的粉色、白色為主。

篁園服裝市場的市場部副經理劉小瑩介紹,隨著中國“國潮”服飾越來越受青睞,服裝市場已有十幾家主打中國“國潮”的商戶,涉及童裝、女裝等品類,產品銷往各地。

今年3月發佈的《2024抖音電商女性消費趨勢數據報告》顯示,過去一年,該平臺女性消費者購買新中式服飾的訂單量同比增長195%,其中馬面裙訂單量同比增長841%,漢服訂單量同比增長336%。

東華大學教授、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副主席卞向陽認為,中國“國潮”服飾可分為三類:一是古代服飾的當代再創作,如改良漢服等;二是新中式服裝,包括中山裝、旗袍等;三是在國際流行服飾基礎上,加入中國文化內涵或視覺符號的潮流服飾。

“中國‘國潮’服飾興起,根本在於文化自信的增強。”卞向陽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越來越多人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服裝作為文化的重要載體,展現文化自信的設計、製造和品牌體系正加快成長,並受到廣大消費者認同。

“馬面裙成為‘爆款’,源自消費者對中式設計和麵料的喜愛。透過服裝這個窗口,我們可以看到95後、00後等群體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織造司漢服品牌創始人林威表示。得物APP數據也顯示,2023年國貨“潮品”消費中,95後、00後正成為消費主力,占國貨“潮品”消費的82.6%,其中00後消費占比近六成。

如今消費者越來越看重性價比,既要看服裝價格,也要看品質、設計、文化內涵等。在這方面,中國“國潮”服飾兼具中國製造的價格、品質優勢和中國文化的傳承創新優勢,性價比更加突出。

此外,各地區各部門和行業組織對相關產業的大力培育支持,有效助推了中國“國潮”消費。2022年工業和資訊化部、商務部等5部門聯合印發《數位化助力消費品工業“三品”行動方案(2022—2025年)》,明確提出挖掘中國文化、中國記憶、中華老字型大小等傳統文化基因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推進中國“國潮”品牌建設;2024年商務部推出“老字型大小嘉年華”活動,鼓勵促進中國國貨“潮品”揚帆出海;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提出突出文化引領的紡織時尚升級行動,支持國產服裝品牌做強做優做大。

 中國“國潮”服飾供給實現量質齊升

位於福建長汀的安踏數位化智造基地,一體智能化充絨車間裏,16條智能吊掛線疊加智能變軌設備有條不紊地運轉,將一塊塊衣料精准輸送給不同崗位的工人。生產線末端,一批新款服裝正在被打包、轉運。

“去年亮相法國巴黎時裝周,如今已成中國‘國潮’流行穿搭。”設計師陳鵬介紹,這款服裝的設計靈感源自冬奧會中國隊的運動員服裝,配上中國紅等元素,並應用先進製造技術和工藝,穿著體驗更佳,成為熱銷品。

在福建泉州,鴻星爾克新推出的一款“花開富貴”球鞋正在熱賣。“我們選用刺繡工藝,將山茶花等圖案巧妙融合進鞋面,在專業籃球鞋上展現獨特的傳統審美。”鴻星爾克董事長吳榮照說,當下中國“國潮”鞋服深受消費者喜愛,將繼續加強設計開發等投入,更好滿足消費者個性化表達需要。

“從供給側看,各大服飾品牌幾乎都在積極參與開發中國‘國潮’服飾,實現量質齊升。”卞向陽說。有的品牌在理念上深度挖掘傳統文化價值,更多品牌則嘗試推出聯名款、特別紀念款或者節慶款。

專家觀察到,各大時裝周上,有更多中國設計師帶著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作品登上國際舞臺。而在中國國際時裝周,以中國文化為主題的品牌發佈活動也越來越多。近幾年中國服裝設計“金頂獎”的獲獎設計師中,有不少以古典美學、非遺藝術等為特色的設計脫穎而出。

“新中式紋樣、香雲紗、水墨書法、玉石、漢字符號等正成為年輕人喜愛的設計元素,體現了新的審美風尚和文化態度。”中國美術學院創業學院院長韓亮說。

在製造環節,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轉型。新產品的背後,是智能製造的有力支撐。在鴻星爾克長泰智能工廠,智慧物流系統訂單揀選準確率高達99.99%,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在行銷環節,網路化轉型、品牌化升級等舉措,進一步提升了中國“國潮”服飾的名氣。據統計,近兩年在拼多多銷售的中國“國潮”服飾年增長率超過230%。越來越多的企業重視用文化來講好品牌故事,例如敦煌博物館聯名款系列羽絨服、寶藏系列衛衣、山海經系列羽絨夾克等,成為電商平臺直播間的熱賣品。

  以傳承與創新挖掘服裝市場潛力

為抓住中國“國潮”消費機遇,內蒙古鄂爾多斯羊絨集團推陳出新,開發了不少新系列、新產品。“我們去年賣出20萬件可機洗羊絨產品,今年又新推出防潑水羊絨面料羽絨服,銷量很好。”鄂爾多斯資源股份有限公司絨紡事業部副總經理高麗忠說,為迎合綠色、健康消費理念,公司還開發出包含再生羊絨、無染色羊絨等綠色工藝的定制化服裝,銷量不錯。

鄂爾多斯羊絨集團總經理戴塔娜介紹,今年的新年系列產品大量運用了新中式元素,一上市就受到消費者喜愛。

“中國‘國潮’服飾未來仍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唯品會有關負責人介紹,1月15日唯品會年貨節開始後,以龍年新年、龍年拜年服等為主題的中國“國潮”服飾銷量環比前一周增長120%,龍年主題的運動衛衣銷量環比增長3倍以上。

面向未來,如何繼續傳承創新,挖掘中國“國潮”服飾的市場潛力?

專家認為,首先,應加大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尤其應加強對紡織非遺的保護、開發。一方面,有關部門應支持發揮非遺傳承人作用,通過文旅結合等多種形式,讓更多人感受紡織非遺魅力;另一方面,鼓勵企業多運用現代技術改造傳統工藝、推廣傳統面料,讓傳統服飾更普及、更親民。

其次,應加強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中國‘國潮’的創新發展離不開服裝設計師等專業人才,應在專業課程上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幫助相關專業學生提升審美能力。”卞向陽說。

除了企業自身發力,服裝產業壯大也需要社會各界共同推動。拼多多有關負責人表示,正是消費者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不斷加深,帶動形成了中國“國潮熱”,未來將繼續加大對相關服飾的流量投入和補貼投入,引導更多消費者走近老字型大小與中國“國潮”新品牌。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上一篇:從“互聯網+”到“人工智慧+” 中國大市場向“新”而行
下一篇:美國與以色列關係的動荡變化
相關推荐
  • 拉爾夫·勞倫考慮提價以應對關稅影響銷售預期
    链接阅读
  • 美國加征關稅影響下,耐克之後阿迪達斯、彪馬預計也將提高運動服裝價格
    链接阅读
  • 義大利反壟斷機構結束對迪奧的調查,迪奧承諾資助打擊勞工剝削行為
    链接阅读
  • 儘管奢侈品市場動盪不安,香奈兒仍將繼續投資
    链接阅读
  • 華倫天奴旗下一家工廠因涉嫌勞工剝削被法院接管
    链接阅读
  • 博柏利將在全球範圍內裁減 1700 個工作崗位
    链接阅读
  • 安聯投資管理公司將在阿迪達斯年度股東大會上投票反對董事長連任
    链接阅读
  • 潘多拉堅持在美國市場發展,首席執行官稱需求依然強勁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黃金延續歷史性漲勢,首次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大關

2025-10-08

加沙談判聚焦以色列與哈馬斯間關鍵分歧點

2025-10-07

法國政府上任數小時後辭職,加劇政治危機

2025-10-06

特朗普施壓結束加沙戰爭 納坦亞胡面臨極右翼反彈

右翼高市早苗有望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

隨著美聯儲重啟寬鬆政策,外國投資者可利用更便宜的美元對沖工具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