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深度· 言論 > 文章内容 返回
在全球生育率下降的今天,非洲國家依然需要計劃生育
发布:2024-02-28

根據最新人口數據估計,非洲國家尼日利亞2023年底的人口已經達到2.262億,繼續領跑非洲,並且超過巴西,排名世界第六,非常逼近世界排名第五的巴基斯坦和第四的印尼。

作為非洲第一人口大國的尼日利亞

照這個增長勢頭“趕巴超印”不是夢▼

而且由於極高的人口出生率,在可見的未來,如果不發生大的意外,尼日利亞人口仍將高速增長。聯合國在2017年發佈的《世界人口展望》中預測:到2050年,尼日利亞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人口第三大國。

  • “人從眾”
(圖:Lucy Ladidi Elukpo)▼

非洲人口爆炸的縮影

尼日利亞狂飆突進的人口增長背後,是近幾十年來非洲地區人口膨脹的一個縮影。

獨立以來,儘管歷經戰亂、瘟疫和自然災害等因素導致人口損失,但是絕大多數非洲國家的人口經歷了大規模迅速增長。如尼日利亞的人口在過去50多年來一直在快速增長,在此期間人口翻了兩番還多;1960年獨立時,其人口僅為4514萬,增長到目前的2.262億。

70年間,增長了近2億人口▼

過去十年,尼日利亞的平均人口年增長率約為2.4%,但是在2023年7月,據尼日利亞“每日郵報”報導,尼“國家人口委員會”估計該國最新的人口增長率回到3.2%。

儘管尼日利亞人口增長率很高,遠超1.1%左右的全球平均水準,但並不是非洲最高的,尼日爾、安哥拉和布基納法索,年人口增長率分別為3.8%、3.3%和3.0%。

非洲現在是全球人口增長率最高的大洲▼

尼日利亞等非洲國家人口快速增長的原因,首先應該歸結於獨立以來公共衛生水準和普及程度的發展。

獨立以後,尼日利亞的孕產婦和嬰幼兒死亡率都出現了顯著下降,其嬰兒死亡率已降至7.2%,人均壽命提高到53歲,儘管仍然很低,但是同過去相比已經顯著提高。

  • 一下生了倆,也不知道該開心還是不開心
(圖:shutterstock)▼

其次是文化的影響。尼日利亞是一個深受宗教影響的國家,其北部分佈著伊斯蘭教,南部主要是天主教、基督教和傳統宗教,這些宗教的教義都反對採取節育措施而鼓勵生育。

而且由於尼日利亞激烈的民族和宗教矛盾,各種政治勢力和宗教勢力也有動力鼓勵自己的信徒多生育,從而增加自身影響力,以在宗教衝突和政治選舉中佔據優勢地位。

  • 頻繁的衝突確實有點“費人”
(圖:壹圖網)▼

尼日利亞文化中還存在著嚴重的“重男輕女”現象,許多人執著於生男孩,特別是在農村地區,一個家庭如果沒有男性繼承人,會被周圍人瞧不起,甚至會掠奪其遺產。

“重男輕女”導致女童的受教育程度顯著低於男童,據統計,尼日利亞只有大約65%的女孩接受過初等教育,而男孩的這一比例為71%;只有39%的女孩能夠完成初中學業、29%的女孩能夠完成高中學業。

  • 能堅持讀完高中而不是去結婚生子的女孩鳳毛麟角
(圖:壹圖網)▼

“重男輕女”現象還導致尼日利亞的早婚現象非常嚴重,在該國北部地區超過一半的女孩在15歲之前就結婚了,而早婚又無疑大大促進了生育率的提高。據估計,尼日利亞15-19歲女孩的生育率為每千人中有123人生育。

  • 這個看起來像姐姐的人其實是孩子的媽媽
(圖:壹圖網)▼

而且遺憾的是,尼日利亞政府幾乎沒有採取任何促進性別平等、提高女性權利的舉措。

尼日利亞在政策上的選擇也助長了該國的人口增長。受政治原因、經濟原因和文化原因等的影響,尼日利亞政府沒有像其他一些發展中國家那樣選擇實施計劃生育政策。

  • 生五個在尼日利亞都只能算是“起步價”

在2004年,尼日利亞政府曾嘗試推行“計劃生育”。政府推出了一項為期十年的計畫,旨在宣導每個婦女生育4個孩子,並將避孕藥具的使用率提高到30%。

該計畫從一推出,就受到了尼日利亞社會的抵制,只讓尼日利亞的生育率略有下降,每名女性平均生育孩子的數量降低到5.5個。採取避孕措施的夫婦仍然不到10%。

  • 阻止人口爆炸的韁繩政府是拉不住了
(圖:阿布賈郊區看板上的避孕套廣告)▼

 

馬爾薩斯陷阱

適度的人口增長有利於維持社會經濟的發展,但是人口爆炸性增長帶來的問題也不能忽視。

首先是人口與資源之間的尖銳矛盾。尼日利亞現有資源無法滿足不斷增長的人口的基本需求,導致醫療衛生、糧食、住房、交通甚至就業方面的設施嚴重不足,帶來了許多嚴峻的問題。

  • 無論是自然資源還是社會經濟發展
  • 都支撐不了這龐大的人口

尼日利亞甚至連基本的糧食安全都無法保障,每年在糧食進口上要花費220億美元,主要進口小麥、水產品等食物。但是受俄烏衝突等因素的影響,在2022年仍有超過1900萬人面臨嚴重的糧食短缺。

  • 多一個人,就多一張嘴
(圖:shutterstock)▼

儘管人口增長可能帶來“人口紅利”,但是由於缺乏配套的產業結構,尼日利亞到目前也沒有出現“人口紅利”,只有“人口膨脹”。

而且尼日利亞對教育的投入也嚴重不足,其公立學校體系混亂且教學效果低下。即便如此,這些公立學校的教室經常人滿為患、一座難求;而私立學校價格比較昂貴,很多窮人家庭根本承受不起。這導致該國失學兒童數量位居世界第一,失學兒童超過2000萬。

  • 即使能進入學校的幸運孩子
  • 也面對著極其不完善的教學環境
(圖:shutterstock)▼

經濟發展沒能趕上人口發展速度,尼日利亞在某種程度上已經陷入了“馬爾薩斯陷阱”。

2022年尼日利亞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為3.10%、2023年第三季度為2.54%,這意味著其人口增長速度快於經濟增長速度,人均財富數量在下降。人口膨脹和資源短缺還會導致族群之間衝突的增加,而各大族群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又會鼓勵生育,進一步加劇人口爆炸的惡性循環。

人口已然成了尼日利亞經濟增長的包袱▼

 

多維貧困問題

由於沒能將人口轉化為發展動力,尼日利亞還出現了嚴重的失業。據世界銀行統計,尼日利亞失業率從2010年的6.4%增長到2020年底的33.3%。估計2023年失業率超過了40%,年輕人的處境尤其困難,青年失業率超過50%。

  • 一半以上的尼日利亞青年生活一片灰暗看不到未來
(圖:壹圖網)▼

僧多粥少還造成驚人的貧困率。2018年,布魯金斯學會有研究表明,當時有8700萬絕對貧困人口的尼日利亞已超過7300萬絕對貧困人口的印度,成為世界上貧困人口最多的國家。

  • 爆炸的人口讓城市急劇擴張
  • 貧民窟如同城市的癬一般肆意生長
(拉各斯最大的貧民窟Makoko圖:shutterstock)▼

2022年11月,尼日利亞國家統計局宣佈:多達1.33億尼日利亞人(占總人口的63%)處於“多維貧困狀態”,即在健康、教育、生活水準和工作等方面都處於“貧困”狀態。

這意味著這些人不僅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而且也不具備擺脫貧困所需的基本人力資本。

  • 對這些人來說,光是活下來就已經拼盡全力了

縱觀人類歷史,規模龐大且無所事事的青年人口是社會政治不穩定的天然導火索和助燃劑。如果人口增長繼續失控,尼日利亞面臨的從嚴重貧困到政治不穩定等困難將會持續加劇,最終導致社會動盪。

在該國北部,大量失業青年為“博科聖地”等極端組織源源不斷地提供“炮灰”。這些極端組織從失業人員中大量招募人員,發動恐怖襲擊,嚴重威脅著該國北部的安全。

  • 深灰色區域為“博科聖地”的最大活動範圍
(底圖:wiki)▼

除極端組織外,尼日利亞還遍佈大量的匪幫,也多是由缺少生計的青年組成。他們攔路搶劫、綁架人質、襲擊社區等,無惡不作,嚴重影響了尼日利亞的社會安全,是尼日利亞的另一個大毒瘤,並且加劇了尼日利亞人口和資源的矛盾。

  • 沒工作但要生活,不乞討那只能搶了
(自發組織的民兵 圖:flickr)▼

其中,位於北部肥沃地區的農場是重點襲擊目標之一,迫使大量的優質農場被迫停止經營,加劇了尼日利亞的糧食危機。

學校是這些武裝土匪團夥另外一個重點襲擊目標,在尼日利亞北部地區,衝突導致許多學校關閉,只有大約一半的兒童能接受教育。

  • 動盪的環境催生了大量難民
  • 廢棄的學校成了他們暫時的庇護所
(圖:壹圖網)▼

尼日利亞的有識之士正日益認識到“人口爆炸”可能帶來的威脅,尼日利亞前總統奧盧塞貢·奧巴桑喬在2021年拉各斯舉行的一次活動中說道:“在公園、市場和橋下,無數頭顱從我眼前掠過,我的心隨之沉下去,我們如何養活這個爆炸性的人口?”

正如聯合國所指出的那樣:實行適度的節育政策和提高女性受教育水準,能夠顯著降低人口增速並提高人口素質,讓人口真正成為經濟增長的動力。

而像尼日利亞這樣的非洲國家,顯然走上了反方向。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網和地球知識局立場

來源:地球知識局

上一篇:中國電商直播為農產品插上“雲翅膀”
下一篇:英國石油公司計畫向埃及天然氣項目投資 15 億美元
相關推荐
  • 時隔12年美國非農數據再度延遲發佈,如何影響市場降息預期?
    链接阅读
  • 特朗普限制簽證促使美國公司考慮將更多工作轉移到印度
    链接阅读
  • 福特CEO法利警告:美國AI發展面臨勞動力短缺危機
    链接阅读
  • 無懼泡沫警告?黃仁勳大膽預測:OpenAI或成為下一個萬億美元巨頭
    链接阅读
  • 美聯儲“三把手”決議後首次露面,威廉姆斯:近期降息旨在提振就業
    链接阅读
  • 瀋陽醫療產業升級背後:老工業基地的向“新”力
    链接阅读
  • 華為車BU CEO靳玉志:L3級自動駕駛將在2027年規模放量
    链接阅读
  • 黃仁勳:中國晶片潛力無窮,僅落後美國“幾納秒”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特朗普干預後,加沙戰爭距離結束還有多遠?

2025-10-05

比特幣突破 12.5 萬美元創歷史新高

歐盟將削減鋼鐵進口配額,將關稅提高至 50%

2025-10-02

特朗普限制簽證促使美國公司考慮將更多工作轉移到印度

2025-09-30

特朗普對木材進口加征10%的關稅,對櫥櫃和傢俱加征25%的關稅

特朗普的聯合國演講引發歐洲對全球共同承諾的焦慮

2025-09-28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