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月19日,多家外媒援引內部人士消息稱,Stellantis集團正計畫在意大利都靈的Mirafiori工廠引入零跑汽車電動車型生產線。預計產線將在2026年或2027年開啟,屆時年產能將達到15萬輛。
不久之前的2月16日,Stellantis集團首席執行官唐唯實(Carlos Tavares)在集團2023年報會上就表示:“如果有商業可行性,集團就可以在意大利生產零跑汽車。這取決於我們的成本競爭力和品質管理,我們可以在某一事件上抓住這機會”。
目前,Stellantis官方拒絕就集團將在意大利生產零跑車型一事發表評論,僅表示不會對唐唯實上周五的表態進行任何補充。
Stellantis集團在歐洲本土投產零跑車型其實並不令人感到意外。
早在去年10月26日Stellantis集團與零跑汽車宣佈建立全球戰略夥伴關係時,兩家車企的海外合作之路就已經較為清晰了。
除了注資15億歐元獲得零跑汽車近20%股權、並成為零跑汽車第一大股東之後,Stellantis集團與零跑汽車合作的關鍵項便是共同組建一家名為零跑國際(Leapmotor International)的合資企業。該合資企業雖然頂著零跑汽車的名頭,但實際由Stellantis集團以51%的持股比例實際掌控,其總部也設在了荷蘭。零跑國際的首席執行官不僅需由Stellantis集團指定,且該合資公司擁有零跑車型在除中國市場之外的全球其他市場出口、銷售、生產的獨家權利。
宣佈入股零跑汽車時,唐唯實就表示零跑車型最多兩年之內就將在歐洲上市,但唐唯實彼時並未透露是否將在歐洲本土引入零跑的生產線。
對於致力於實現“Dare Forward 2030”戰略規劃中電氣化目標的Stellantis集團而言,將零跑的生產線帶入歐洲本土,也確實是解決Stellantis集團目前電動化轉型較為緩慢的一劑良藥。
根據Stellantis集團上周五公佈的銷售數據,集團全球純電動汽車銷量同比增長21%,增速明顯弱於集團最大對手大眾集團電動汽車銷量35%的同比增速。Stellantis集團旗下電動車型在歐洲電動汽車市場14.2%的佔有率也低於所有車型18.5%的市占率。
顯然以Stellantis集團目前的電動車型銷量增速較難達到2038年實現碳淨零排放的目標。尤其是自去年末、今年初以來歐洲電動車市遇冷的挑戰下,Stellantis集團迫切需要一款價格親民的新電動車型提振銷量。
1月12日,Stellantis集團就宣佈將旗下最暢銷的電動車型Fiat 500e降價5000歐元以應對特斯拉開啟、德國和中國廠商跟進的電動車價格大戰。
Stellantis集團迫切需要引入零跑產線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集團與義大利政府的產量協議以及歐盟宣佈開啟對中國電動汽車反傾銷調查的政治影響。
根據Stellantis集團與羅馬方面的協議,集團在意大利的汽車年產量應從目前的75萬輛逐步提升至100萬輛,因此集團迫切需要引入新車型以填補產能缺口。
另一方面,自去年12月法國政府宣佈將全生產週期碳足跡引入電動汽車補貼發放標準之後,受限於火力發電為主的能源結構的中國品牌電動車型無一例外均被排除在法國的補貼名單之外。而義大利方面已多次暗示,將於今年效仿法國引入類似的電動汽車補貼條款。屆時中國製造的零跑車型既無法享受義大利的補貼政策,還要受到預計為15%的歐盟關稅影響,其銷售情況註定無法樂觀。
在意大利本土直接設立零跑產線無疑便是解決以上兩大問題的最佳選擇。此次被選中的義大利都靈Mirafiori工廠為之前菲亞特集團的總廠,該廠已具備Fiat 500e等電動車型的生產經驗。
來源:21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