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領略祖國大好河山、感受自然人文之美,已經成為人們歡度春節的重要方式。新潮的玩法、活化的民俗,“跨季遊”“出境遊”火起來……春節文旅市場活力顯。
遊客紛紛與造型獨特、形如“巨輪”的上海武康大樓合影。
春節裏,主打“閱讀建築”時尚的城市漫步在上海不斷升溫。
市民在廣州天河花市購買鮮花。
逛迎春花市是廣州市民過春節的重要傳統專案,AR互動、燈光秀、元宇宙花市等,讓花市更添科技味與文化味。讓老城市煥發新活力、老傳統彰顯新特色,希望“行花街”這個傳統能代代傳承下去。
在天津古文化街“桂發祥”店鋪,麻花口味多樣、包裝新穎、注重營養均衡,顧客絡繹不絕。
近年來,不少“老字型大小”積極開展數位化轉型,在直播平臺上火爆出圈,從產品、服務到行銷模式都實現了“年輕態”。
在深圳,比亞迪“雲巴”軌道交通吸引不少遊客前來試乘,遊客可以走進雲巴1號線的控制中心,一探“無人駕駛”的奧秘;在西安大唐芙蓉園,一臺結合聲光電技術與仿唐樂舞創新編排的鼓樂演出《鼓》,讓觀眾感慨古代的“交響樂”同樣新潮……
這些創新專案展示了年俗文化、歷史文化、地域文化,特別是沉浸式體驗、國潮文創、互動演藝等新形式不斷湧現,為傳統節日賦予了新的過節方式。
圖為遊客在長安十二時辰景區裏拍照。
在西安市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皮影、剪紙、面塑等非遺專案齊亮相。隨著傳統文化受歡迎、非遺專案進景區,來自各地的遊客都能欣賞、體驗安塞剪紙的魅力。
春節期間,遊客在天津古文化街上選購楊柳青年畫。
讓民俗、非遺“活”起來,可以讓人們在過年習俗中感受鄉情親情,喚醒集體的文化記憶。
在天津古文化街,楊柳青畫店入店遊客人數明顯增加,銷售額顯著提升。近年來,畫社開發出的一批文創產品“出了圈”,傳統的“胖娃娃”等經典元素擁有了新的“生命”。
廣州市荔灣區永慶坊用25米長的龍主題裝置和300個新春花燈組成的“齊樂龍龍”藝術裝置,吸引了不少遊客身著傳統服飾前來打卡。非遺廣繡、粵劇頭飾製作,以及西關民俗文化嘉年華等活動,帶給市民遊客節日的歡笑。
春節前夕,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葭沚老街的南北主街全面貫通開放,在老街的一幢老屋裏,浙江省省級非遺臺繡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林霞製作的精美臺繡服飾,在傳統與時尚間詮釋東方氣韻,受到遊客的格外關注。
逛廟會、遊園、賞燈、舞獅、煙花秀等‘尋年味’民俗活動是春節旅遊的“顯性吸引物”。 特別是那些彰顯傳統文化和時尚活力的專案,讓遊客在領略文化之美的同時,增強了文化自信。
在長春市郊,長春冰雪新天地冰燈璀璨。來自安徽的遊客和家人今年來到吉林過年,“玩雪、賞燈、拍照、蹦迪……太開心了。”
長春不斷打造特色鮮明的冰雪文旅產品和特色旅遊消費場景,建成148座冰雕雪雕、113處室外冰場,47處冰雪遊樂場所投放市場,吸引眾多外地遊客。
用更加豐富的旅遊產品和服務,讓旅遊產業與東北地域的優勢產業相融合,讓遊客有更好的體驗。
市民遊客在廣州白天鵝賓館用餐。
隨著免簽國家增加、國際航班恢復,中國遊客的出境遊熱情高漲。
上海和新加坡之間的航班充足,而且新加坡已經對中國遊客實施了免簽政策,那裏氣候好、景點多,非常適合全家出遊。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