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Andy Bruce報導 英國立法者週三表示,英國財政部和英格蘭銀行在決定從央行龐大的資產負債表中出售政府債券時,應更多地考慮納稅人的利益。英國央行在2008-09年金融危機後的十多年裏購買了約8750億英鎊(約合1.10萬億美元)的金邊債券,利用新建立的儲備來刺激英國經濟,這一過程被稱為量化寬鬆(QE)。
目前,英國正在通過主動出售和允許債券到期(也稱為量化緊縮(QT))相結合的方式出售所持有的金邊債券,其存量目前為 7370 億英鎊。
議會下院財政委員會主席哈裏特-鮑德溫(Harriett Baldwin)說:”由於所涉及的公共資金比推出量化寬鬆政策時所設想的還要多,央行和財政部應該採納我們的建議,探討在決定實施量化緊縮的速度和水準時,是否可以將通常的資金價值考慮因素考慮在內。”
該委員會表示,如果英國央行要重新引入量化寬鬆政策,那麼圍繞央行資產負債表的會計系統應該進行改革。
報告稱:”應重新審視損益的核算方式,尤其是2012年關於央行與財政部按季度匯兌現金流的決定。”這些現金流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2010 年代債券價格上漲和超低利率使英國央行的量化寬鬆政策有利可圖,英國央行將這些利潤(高峰時價值 1,240 億英鎊)匯往財政部。現在,由於過去幾年利率上升和金邊債券價值下降,英國央行的債券存量已成為公共財政的一大損失。反過來,財政部需要為英國央行的損失提供資金,從而在預算已經捉襟見肘的情況下限制了政府的財政空間。
英國央行現在預計,這些虧損將超過 2010 年代的利潤,到 2030 年代中期將出現約 500 億英鎊的淨虧損。
“我們對委員會的報告表示歡迎,並將在做出回應之前仔細考慮其結論。英國央行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將繼續鼓勵就我們的貨幣政策決定及其實施展開積極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