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Philip Blenkinsop 報導 歐盟政策制定者力爭在週二達成新的規則,以促進太陽能和風能、燃料電池和其他清潔技術設備的國內生產,確保歐盟工業能夠與中國和美國的競爭對手競爭。
歐盟的目標是在2030年生產40%的產品,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這些產品將涵蓋可再生能源、電池存儲、熱泵、電解器、沼氣、碳捕獲和電網。
歐洲越來越依賴中國,預計中國將擁有全球 80% 的太陽能製造能力。歐洲還擔心,美國《通貨膨脹削減法案》中 3,690 億美元的綠色補貼會吸引歐洲生產商遷移。
歐洲議會議員和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六個月的比利時將在週二全天的談判中尋求就《淨零工業法案》(NZIA)的最終細節達成一致。
《淨零工業法》是歐盟推動的一項核心內容,目的是確保歐盟不僅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處於全球領先地位,而且在製造所需的清潔技術方面也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該法案可能在今年晚些時候生效,它建議簡化許可證的發放程式,確保在18個月內發放許可證。
進行清潔技術設備招標的公共機構在授予合同時,不僅要考慮價格,還要考慮環境標準,並確保單一來源的供應量不超過 65%。
週二的會談預計將重點討論如何廣泛解釋清潔技術,如包括核電或所有設備部件,是否縮短許可時限,以及在招標中應如何嚴格適用非價格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