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智慧)晶片龍頭英偉達舉辦年度股東大會,公司股價創下新高。
當地時間6月25日,英偉達CEO黃仁勳在股東大會上向投資者保證,公司產品的需求依然強勁,電腦行業剛開始大規模的AI基礎設施升級。他還表示,除了AI之外,機器人技術將是公司最具發展潛力的市場,自動駕駛汽車將成為該技術的第一個主要商業應用。
25日當天,英偉達(Nasdaq:NVDA)股價漲4.33%收於每股154.31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總市值3.77萬億美元,超越微軟重回世界第一。
在2024年,英偉達改變了業務部門的業績報告方式,將汽車和機器人部門合併到同一專案中。今年5月發佈的最新財報顯示,汽車與機器人業務營收為5.67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72%,約占公司總收入的1%。
雖然機器人業務為英偉達貢獻的營收依然較少,但黃仁勳強調,應用程式將需要該公司的AI晶片來訓練軟體和安裝在自動駕駛汽車和機器人上的其他晶片。他在會上重點介紹了英偉達的Drive晶片平臺,以及梅賽德斯-賓士正在使用的自動駕駛汽車軟體。
黃仁勳表示:“我們公司有很多增長機會,其中AI和機器人是最大的兩個領域,代表著數萬億美元的增長機會……我們致力於實現這樣的目標:未來的一天,數十億臺機器人、數億輛自動駕駛汽車和數十萬個機器人工廠都將由英偉達的技術驅動。”
同時,黃仁勳再次強調,隨著英偉達不斷發展,“我們很久以前就不再將自己視為一家晶片公司了”。他認為,更確切地說,英偉達應該被稱為一家“AI基礎設施”或“計算平臺”的提供商。
在年度股東大會上,股東們批准了公司的高管薪酬方案,並重新選舉了全部13位董事會成員。由外部股東提出的、關於發佈更詳細的多樣性報告以及更改股東大會程式的提案未獲通過。
分析指出,英偉達在5月末發佈了亮眼的最新財報,推動了近期的一波股價上漲。此外,科技巨頭微軟、Meta、穀歌母公司Alphabet和亞馬遜也接連發佈高於預期的業績,並表示公司將繼續大力投資建設其AI基礎設施,而他們共同為英偉達貢獻了總收入的40%以上。
美國資產管理公司Allspring Global Investments的聯席投資組合經理Michael Smith表示:“我對英偉達的增長信心比幾個月前更高了,AI軍備競賽似乎將在2025年持續,甚至可能到2026年。這種勢頭顯然已經被重新確立,英偉達的技術護城河也在不斷拓寬加深,意味著其地位只會進一步增強。”
目前,英偉達的市盈率為31.5倍,低於其過去10年的平均水準,與納斯達克100指數27倍的市盈率相差不大。該股的PEG比率(衡量估值相對於增長的指標)約為0.9,在“七巨頭”中是最低的。
不過,與其他大型科技公司相比,機構對英偉達的持股比例仍然偏低,為股價帶來較大的波動性。根據美國銀行的數據,74%的多頭基金持有英偉達股份,該比例低於亞馬遜、蘋果和微軟。
Smith表示,雖然他看好英偉達股票今年和明年的前景,但無法預測之後的發展:“這只股票看起來並不貴,但作為全球最大的公司之一,它的上漲空間可能有限。最終,英偉達的增長持續時間將取決於其客戶在AI領域增加投資的時間。一旦他們減少支出,很快就會發生重大波動。”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