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Ingrid Melander 報導 6月30日法國臨時議會選舉第一輪投票後的退選民調顯示,極右翼的國民軍在6月30日的第一輪選舉中獲勝,但最終結果將取決於7月7日第二輪選舉前的數日角逐。國民聯盟可能最終獲勝,但最終可能無法獲得絕對多數。
屆時會發生什麼,選舉後能否避免政治癱瘓?
簡短回答: 誰也說不准
憲法第 8 條規定由總統任命總理,但未說明應採用何種標準。
在實踐中,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預計將把這一職位提供給領先的議會團體。根據民意調查和第一輪投票顯示,該團體將是持歐洲懷疑論和反移民立場的RN黨。
RN 領導人巴爾德拉將出任總理?
RN 表示該黨領袖喬丹·巴爾德拉是其總理候選人,但也表示如果該黨及其盟友未能贏得至少 289 個席位的絕對多數,該黨將拒絕接受總理職位。
由於憲法沒有規定如何選擇總理,理論上,馬克龍可以嘗試組建一個反國民聯盟,將總理職位提供給另一個政黨或無黨派人士。
不選巴爾德拉,選誰?
憲法沒有給出具體答案。
選項包括:
試圖建立一個主流政黨聯盟。現在還沒有這樣的聯盟,但馬克龍已敦促各政黨團結起來,抵制極右翼勢力。
如果極左翼、社會黨和綠黨組成的聯盟如民意調查所示成為第二大黨派,則將工作交給左翼。左翼就可以嘗試組建少數派政府。
這些方案都能成功嗎?
如果國民黨贏得最高選票並接受總理職位,那麼與馬克龍的 “同居 “時期就會開始。在法國現代政治史上,這種情況已經發生過三次,但都是與主流政黨合作。新國家黨可能很難讓變革主張獲得通過。
如果國民新軍是議會第一大黨,但不是執政黨,它可能會阻止或修改政府提案。憲法為政府提供了一些規避手段,但也有限制。
如果國民議會獲得多數席位,它將在很大程度上確保獲得總理職位,因為它可以迫使任何與之意見相左的政府辭職。
如果沒有協議會怎樣?
極右翼、中間派和左翼這三個團體可能都不足以單獨執政,也可能無法達成聯合協議,或者無法保證自己能管理一個可行的少數派政府。
在這種情況下,法國將面臨政治癱瘓的風險,幾乎無法通過立法,只能由看守政府管理基本的日常事務。
馬克龍會辭職嗎?
馬克龍已經排除了這一可能性,但如果一切受阻,辭職可能成為一種選擇。議會和政府都無法迫使他這樣做。
任何情況下都不會發生的事
憲法規定一年內不能舉行新的議會選舉,因此不能立即重新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