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品銷售收入壓力及租金收入下降,高鑫零售中期營收同比減少12.1%。
11月11日晚,高鑫零售有限公司(高鑫零售,6808.HK)公佈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個月之中期業績。報告期內,高鑫零售收入305.02億元,同比減少12.1%;公司權益股東應占虧損1.23億元,去年同期溢利2.06億元;每股基本虧損0.01元。

報告期內,高鑫零售經營溢利為2.71億元,同比減少56.4%。高鑫零售表示,該減少一是因為貨品銷售收入壓力及租金收入下降;二是利息收入及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收益減少;三是優化華中地區組織架構所產生的影響。費用節約從較大層面抵消了收入下降的影響。
官網資料顯示,高鑫零售是擁有大賣場及多管道電商業務的中國零售商,集團以大潤發、大潤發Super、M會員店品牌經營大賣場、中型超市以及會員店業務。高鑫零售的收入是來自銷售貨品、會員費及來自租戶的租金收入。
截至2025年9月30日,高鑫零售共有462家大賣場、32家中型超市以及七家M會員店,其中約65%為租賃門店,35%為自有物業門店。
從各分部的收入情況來看,報告期內,高鑫零售來自銷售貨品的收入為290.8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331.86億元減少41.05億元,減幅為12.4%。
高鑫零售稱,減少的原因一是由於市場競爭加劇及消費疲軟,導致平均每筆交易的購買件數及商品平均售價走低,繼而導致平均客單價下滑;二是中秋節與國慶日重疊的日曆效應,報告期內,同店銷售增長(按貨品銷售計算)為-11.7%。儘管平均客單價有所下降,公司的線上管道對終端消費者(B2C)業務仍保持韌性,線上訂單量增加約7.4%,帶動線上同店銷售增長約2.1%。B2C業務的每店日均訂單量超過1200單。
據悉,報告期內,高鑫零售正式啟動前置倉專案,以低成本建倉,通過複用大超“一盤貨”資源與線上運營能力,實現高效就近配送,並獲取線上增量用戶。截至2025年9月,已在上海、江陰、洛陽、濟南、清遠五地建設前置倉。前置倉依託大超資源,結合周邊用戶需求制定組貨方案,並實現一日一配或一日多配。未來三年,集團計畫將線上業績占比提升至40%至50%。
高鑫零售來自會員費的收入為0.18億元,較去年同期的0.14億元增加0.04億元,增幅為28.6%。
來自租金收入為14.03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5.08億元減少1.05億元,減幅為7.0%。租金收入的下降主要歸因於降租穩租、持續優化租戶結構以及商店街調改帶來的暫時性影響。
高鑫零售的毛利率為25.3%,同比提升0.7個百分點,毛利率的增加主要由三項核心措施所驅動:一是通過逐步淘汰長尾及低品效產品以優化產品組合;二是加快推出新產品及提升自有品牌滲透率;三是深化供應鏈協同以提升效率。
截至報告期末,高鑫零售的淨現金規模為119.58億元。
在財報中,高鑫零售指出,發展才是硬道理,深化門店調改是集團重要發展方向。9月開業的江蘇昆山朝陽店與安徽無為店在佈局規劃、動線設計及商品選品上全面沿用門店調改思路,成為新一代大超的樣板店。
高鑫零售表示,將加速推進門店調改,本財年計畫完成逾30家門店的整店調改或區域調改,預計下財年之前完成逾200家門店調改。
據大智慧VIP,截至11月11日收盤,高鑫零售漲1.08%,報1.88港元/股。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