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Tim Hepher, Giulia Segreti and Makini Brice 報導 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表示支持歐洲打造衛星製造領軍企業的計畫,並呼籲加快部署類似Starlink的衛星,同時宣佈太空已成為全球權力競爭的新戰場。
在巴黎航展上發表演講時,馬克龍呼籲在發射器、製造和服務等領域展開有力推進,以制定一項戰略,對抗美國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在火箭到電信領域的龐大利益。此前,法國已採取措施接管了Starlink的競爭對手Eutelsat。
在以色列與伊朗衝突的背景下,作為全球最大的航空航太盛會,本屆航展主要被地緣政治緊張局勢、貿易摩擦和脆弱的供應鏈問題所主導,而非往常引人注目的噴氣式客機訂單宣佈。
週五,關注點從國防展示轉向太空。
“在所有公共與私營、民用、軍事、科學和工業問題交匯之處,太空在某種程度上已成為衡量國際實力的尺規,”馬克龍在向與會代表發表的演講中表示。
歐洲在地球觀測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但多年來一直難以跟上美國和中國在這一被視為與地球海洋同等戰略重要性的領域的步伐。
2023年,由於技術問題、延誤以及因烏克蘭問題與俄羅斯關係破裂導致使用聯盟號火箭受阻,歐洲失去了獨立進入軌道的能力,這一狀況持續了超過一年。
儘管歐洲是全球最大的衛星出口國,但其兩大製造商——空客以及泰雷茲與義大利萊昂納多公司的合資企業——在盈利方面面臨困難,並希望整合相關業務。
“我們全力支持並信任他們。我希望我們能儘快打造這一新領軍企業,”馬克龍表示。
“這將使我們作為歐洲人擁有規模優勢,提升競爭力和產量。這是行業整合的必然趨勢。”
在馬斯克的低成本低地球軌道星鏈衛星和對高軌道定制衛星需求的轉移壓力下,空客、泰雷茲和萊昂納多表示,他們正在討論代號為“布羅莫計畫”的聯合專案。
此前的衛星製造整合努力因競爭擔憂而受阻。
國防支出
在第三個戰場上,烏克蘭凸顯了衛星服務和連接的重要性。
美國和中國的太空支出遠超歐洲預算,業內人士稱行業內訌阻礙了合作。
歐洲航天局表示,2023年美國占全球太空預算的近三分之二;歐洲僅占11%。
太空預算可能因國防資金流入該領域而得到提振。但馬克龍新議程的財政空間十分緊張。
“公共與私人資本的合作將不可或缺,這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戰略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讓-皮埃爾·達爾尼斯表示。
法國正努力控制公共財政,因去年支出急劇攀升。
歐洲已開始增加國防開支,此前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團隊明確表示,美國不再願意成為歐洲安全的首要擔保者。
“此次展會的主要議題是主權問題,這源於特朗普的一些言論,質疑美國對歐洲和北約的承諾,”《國防與航空報告》創始人瓦戈·穆拉迪安表示。
馬克龍在北約峰會前幾天乘坐法國空軍A400M運輸機飛抵勒布爾熱——這本身就是歐洲在多年成本爭論後優先事項轉變的象徵。
歐洲北約贊助國(包括法國和西班牙)放緩交付進度或削減訂單後,歐洲軍用運輸機的未來曾面臨威脅。出口量也未達預期。
但空客在展會上與採購機構OCCAR簽署協議,確保生產穩定至2029年。
武器製造商和買家越來越多地打著“ITAR豁免”的旗號,以避免因某些組件而捲入美國出口管制,一位歐洲行業高官表示。ITAR是《國際武器貿易條例》的縮寫。
分析人士稱,一些美國供應商正在探索提供ITAR免受限制的產品線,以避免在歐洲的採購熱潮中被邊緣化。
由於上周印度一架印度航空波音787客機墜毀事件的陰影,展會商業部分於週五陷入沉默。波音公司未發佈任何公告,而空客和巴西航空工業公司(Embraer)則在周初宣佈了交易。
代表們表示,一些航空公司正避開此類展會,轉而在華盛頓或其他首都宣佈採購計畫,因為飛機已成為新型交易政治中的一種交易貨幣。
組織方表示,儘管如此,展會仍創下了 attendance 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