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Michel Rose and Sarah Marsh 報導 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5月26日抵達德國,進行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隨後將舉行雙邊內閣會議,因為歐盟的兩個最大強國正尋求在下個月的歐盟議會選舉前展示團結。
馬克龍此行將訪問首都柏林、東部的德累斯頓和西部的明斯特,這是 24 年來法國總統首次對德國進行國事訪問。
在歐洲面臨烏克蘭戰爭和唐納德·特朗普可能於11月當選美國總統等重大挑戰之際,這次訪問將被視為對推動歐盟決策的德法關係健康狀況的一次檢查。
馬克龍說:”這次國事訪問正值歐洲的關鍵時刻。“他在總統府貝爾維尤宮受到德國總統弗蘭克-瓦爾特-施泰因邁爾的接見後對記者說:”我們必須面對帝國主義在歐洲的欲望……這就需要加強法德關係”。
施泰因邁爾的角色主要是禮儀性的,他說,如果德法兩國共同努力,就能度過歐洲面臨的地緣政治挑戰,如俄羅斯的烏克蘭戰爭、加沙戰爭和美國總統大選。
馬克龍和德國總理奧拉夫·肖爾茨的領導風格迥異,自後者於 2021 年底上臺以來,他們在國防和核能等問題上公開發生衝突。不過,他們最近在從財政改革到改變電力市場補貼等各方面達成了妥協,允許歐盟達成交易,並擺出了更加統一的陣線。
柏林雅克-德洛爾研究所的揚·韋爾納特說:”德法關係緊張,但部分原因正是因為他們處理了一些棘手的問題”。
歐亞集團智庫負責歐洲事務的常務董事穆傑塔巴·拉赫曼說,這次訪問是 “最高政治級別的一次嘗試,以證明兩國關係正在發揮作用。但在籠罩歐盟的重大問題上仍存在根本性差距”。
其中一個關鍵差距是歐洲防務問題,尤其是如果特朗普在11月5日的美國總統大選中獲勝的話。防務專家認為,與民主黨競爭對手喬·拜登總統相比,特朗普對歐洲來說是一個不那麼可靠的盟友。
今年早些時候,這位共和黨前總統不僅表示,如果北約成員國對國防聯盟的貢獻滯後,他將不會保護這些國家免受俄羅斯未來的攻擊,而且他還會鼓勵俄羅斯 “為所欲為”。
擁有核武器的法國一直推動歐洲在防務問題上更加自力更生,並對德國決定為其 “歐洲天盾計畫 ”防空傘購買大部分美國裝備感到不滿。
德國說,除了美國的軍事保護傘之外,沒有可信的替代品,歐洲沒有時間等待本土國防工業為應對俄羅斯敵意等威脅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