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John Irish 報導 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傾向於承認巴勒斯坦國,但外交官和專家們表示,此舉可能證明是一種不成熟且無效的方式,無法迫使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達成和平協議。
他們說,此舉可能會加深西方國家的分裂,不僅是在已經分裂的歐盟內部,而且會加深與以色列最堅定的盟友美國的分裂,如果承認巴勒斯坦國只是一個象徵性的姿態,還需要採取其他措施,如制裁和貿易禁令。
法國和沙烏地阿拉伯將於6月17日至20日共同主辦一次聯合國會議,以制定巴勒斯坦建國路線圖的參數,同時確保以色列的安全。
法國是歐洲最大的猶太人和穆斯林社區所在地,如果馬克龍繼續推進這一進程,法國將成為第一個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西方重量級國家,這可能會為迄今為止由通常對以色列批評更多的小國主導的運動帶來更大的動力。
挪威外交大臣埃斯彭·巴特·艾德(Espen Barth Eide)告訴記者:”如果法國採取行動,幾個(歐洲)國家也會跟進。”
馬克龍的立場在以色列加強對加沙的進攻和以色列定居者在約旦河西岸不斷升級的暴力活動中發生了轉變,在巴黎,人們越來越感覺到在兩國解決方案的想法永遠消失之前現在採取行動的緊迫性。
“我們必須將言辭轉化為行動。面對當地的事實,巴勒斯坦建國的前景必須得到維護。”馬克龍的中東問題顧問安妮·克萊爾·勒讓德爾在5月23日於紐約舉行的籌備會議上對與會代表說:”必須採取不可逆轉的具體措施。”
外交官們提醒說,雖然馬克龍現在贊成這一舉措,但他還沒有做出最終決定,情況可能會發生變化,包括可能在6月中旬之前達成加沙停火協議。
然而,馬克龍的外交官們正在爭分奪秒地確保為他做出決定創造最佳條件,包括在聯合國會議上對巴勒斯坦權力機構改革、解除哈馬斯武裝或未來重建進行全面評估。
以色列的遊說
以色列官員花了數月時間進行遊說,以防止被一些人稱為雙邊關係 “核炸彈 ”的事情發生。
法國是以色列最親密的盟友之一,也是七國集團(G7)成員,但法國可能承認巴勒斯坦國,這無疑會激怒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
當英國和加拿大本月與法國一道表示可以對以色列採取具體措施並承諾承認巴勒斯坦國時,內塔尼亞胡發出了堅決的斥責,指責這三個國家的領導人反猶太主義。
外交官們說,加拿大和英國目前對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問題仍然態度冷淡,這表明兩國的當務之急是在當地有所作為,而這可能會抑制馬克龍的野心。
據兩位熟悉內情的消息人士透露,以色列對法國的警告包括減少情報共用、使巴黎的地區倡議複雜化,甚至暗示可能吞併約旦河西岸的部分地區。
這是否會成為現實似乎不太可能,因為可能產生的國際影響會加劇以色列最擔心的問題之一:加深孤立,尤其是對其主要貿易夥伴歐洲的孤立。
國家安全研究所(INSS)執行主任塔米爾·海曼告訴記者:”(但)(以色列)的反應將是全面負面的。這將是無用和浪費時間的。”
法國觀點的轉變
2023 年 10 月 7 日哈馬斯發動襲擊,造成 1200 人死亡,250 人被扣為人質,此後馬克龍堅決支持以色列。但是,他對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動的言辭逐漸尖銳起來,據巴勒斯坦衛生官員稱,巴勒斯坦人在加沙的死亡人數已上升到5萬多人。
“我們需要走向承認。”馬克龍在4月9日接受採訪時說:”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裏,我們將這樣做。”
即使在那時,他也是含糊其辭,設定了模糊的條件,並表示他的目標是與支持法國的聯盟一起造勢,同時推動穆斯林國家承認以色列。
然而,目前還沒有跡象表明任何新的穆斯林或阿拉伯國家準備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
沙烏地阿拉伯是以色列關係正常化的最終獎品,但鑒於許多穆斯林國家對加沙事件的憤怒,沙烏地阿拉伯不可能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
沙特外交大臣顧問馬納爾·拉德萬在紐約表示:”地區和平始於承認巴勒斯坦國,這不是一種象徵性姿態,而是一種戰略需要。”
馬克龍的批評者認為,承認以色列應該是兩國解決方案談判的一部分,而不是在此之前。
一位歐洲外交官強調了歐盟內部的分歧:“我們認為,這種承認現在不會有幫助,也不會鼓勵成員國採取更多行動”。
其他人說,承認必須與其他措施相結合,比如在全歐洲範圍內禁止與巴勒斯坦被佔領土上的以色列非法定居點進行貿易,以及對以色列官員實施具體制裁。
法國官員表示,他們不會被這些批評或以色列的壓力所動搖。
一位法國高級官員說:”如果歷史上有一個承認巴勒斯坦國的時刻,哪怕只是象徵性的,那麼我認為這個時刻可能已經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