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Ju-min Park 報導 韓國總統李在明週六尋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協助,以推動與核武鄰國朝鮮恢復對話。習近平則向李在明表示,中方願擴大合作,共同應對面臨的挑戰。
李在明在韓國慶州市舉行的亞太領導人論壇後,以國事訪問形式接待習近平並舉行國宴,這是習近平11年來首次訪問這個美國的盟友。
據李在明辦公室透露,習近平在峰會前表示,北京高度重視與首爾的關係,視韓國為不可分割的合作夥伴。
李在明在6月提前舉行的總統選舉中勝出,承諾在加強美韓關係的同時避免激怒中國,並尋求緩和與朝鮮的緊張關係。
李在明提及近期中朝高層互動時表示:“我對當前形成與朝鮮接觸條件的局面持積極態度。”
“我也希望中韓兩國能借此良機加強戰略溝通,推動重啟與朝鮮的對話。”
李在明主張採取分階段方式實現朝鮮無核化,首先通過接觸凍結核武器研發進程。
作為中國的軍事經濟盟友,平壤週六發表聲明,將無核化議程斥為“不切實際的幻想”。
朝鮮多次明確拒絕李在明的接觸提議,宣稱絕不與韓國對話。近年來平壤放棄了長期奉行的與南方統一政策,並將首爾稱為主要敵人。
朝鮮領導人金正恩表示,若華盛頓放棄無核化要求,他願與美國對話,但本周早些時候美國總統特朗普訪問韓國期間提出會談時,他並未公開回應。
特朗普與李在明宣佈達成意外突破,美方將降低關稅以換取韓國數十億美元投資。隨後美國總統在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峰會正式開始前離場。
韓國國家安全顧問魏聖栢在簡報會上表示,中方表達了為朝鮮半島和平穩定合作的意願,但雙方領導人未具體討論中國將發揮何種作用。魏聖立稱雙方同時認同美朝對話至關重要。
中國官方媒體對會晤的報導未提及朝鮮議題。
新華社報導稱,習近平提出開啟兩國關係新篇章的方案,包括“相互尊重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顧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通過友好協商妥善處理分歧”。
新華社報導稱,習近平還呼籲堅持多邊主義,加強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綠色產業、老齡化等領域的合作。
習近平訪韓期間,中韓簽署七項協議,包括韓元-人民幣貨幣互換安排,以及網路犯罪、老齡化產業、創新等領域的諒解備忘錄。
政治經濟關切
韓國既是美國的軍事盟友和主要貿易夥伴,又高度依賴對華貿易。
週六習近平與李在明會晤期間,數百名抗議者在首爾參加反華集會。
示威者高舉“韓國屬於韓國”“中國滾出去”等標語,在弘大繁華商業街遊行時高呼“中國人和共產主義,滾出韓國”。
64歲的保守派抗議者金惠京表示,她參加遊行是為了“捍衛本國的自由民主”。
隨著此類抗議活動增多,李在明於10月下令嚴打反華和反外籍人士集會,稱這些活動損害了國家形象和經濟。
魏明浩表示,李在明與習近平就中國對韓國造船企業韓華海洋旗下五家與美國有關聯的子公司實施制裁一事進行了“富有成效”的討論。北京方面表示,制裁與該公司配合美國調查引發的安全風險有關。
魏明浩稱,峰會上討論了針對韓國娛樂內容長達數年的限制問題——自2017年美國主導的“末端高空區域防禦系統”(THAAD)在韓國部署後,韓國娛樂內容實際上被禁。他表示雙方可在工作層面就此保持溝通,因雙方均認同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李在明還提及兩國爭議海域的設施問題,中方稱這些設施用於漁業活動。
週六在馬來西亞舉行的東盟防長會議期間,韓國防長會晤中方同行,並就中國在韓國防空識別區(KADIZ)的軍事活動提出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