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全球連線 > 文章内容 返回
韓國李在明借戒嚴令勢頭當選總統
发布:2025-06-04

本網綜合 Josh Smith 報導 韓國自由派政治家李在明於週二當選為該國下一任領導人,他在通往總統寶座的意外道路上克服了刀襲事件、戒嚴令和刑事指控。

作為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在因尹錫悅因去年12月短暫嘗試實施戒嚴令而被免職後舉行的提前選舉中,以壓倒性優勢擊敗了保守派對手。

李在明從童工到人權律師,再到以新冠疫情應對措施聞名的知事,其不尋常的職業生涯在總統選舉中達到頂峰。他在總統選舉中以微弱劣勢敗給尹錫悅,後者隨後指控李在明阻礙了對實施戒嚴令的正當性解釋,該戒嚴令最終導致尹錫悅下臺。

現年61歲的李在明被一位顧問稱為“西裝革履的鬥士”,他面臨的任務是緩和極度分化的政治局勢,應對日益加劇的經濟擔憂,同時與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政府就從關稅到駐韓美軍費用等一系列問題進行談判。

在外交政策上,李在明被認為對朝鮮的立場將比尹錫悅更為溫和,這可能使其與特朗普政府試圖與朝鮮領導人金文洙接觸的努力保持一致。然而,他承諾改善與中俄關係的表態,可能成為與華盛頓產生摩擦的領域。

儘管部分法院已駁回相關指控,但法律指控曾威脅到李在明的總統候選人資格。然而,關鍵裁決被推遲至投票結束後,為其參選鋪平了道路。目前尚不清楚這些案件在他就任總統後是否會繼續審理。

在尹錫悅於12月3日實施的六小時戒嚴期間,李在明翻越國會大樓圍牆以躲避尹錫悅下令部署的安全封鎖線。他通過直播展示這一行為,呼籲觀眾前往國會示威以阻止議員被捕。

隨後,他表示,這場危機就像一種“病毒”滲透了韓國體系,他致力於根除它。

“我們必須專注於清除病毒,“他說,”通過適當、迅速的治療,我們將恢復,而通過這一過程,我們的國家和民主將變得更加強大。”

艱難開端

李在國家東南部一個偏遠山村的貧困農民家庭出生,童年時在化工廠工作。他表示,這段經歷導致他聽力受損和手臂畸形,解釋了他對經濟平等的關注。

作為人權和勞動律師,他進入政壇,於2010年當選首爾以南的城南市市長。為謀求更高職位,他在2017年民主黨總統初選中排名第三,當時保守派總統樸槿惠因彈劾被罷免。次年,李在韓國人口最多的京畿道當選知事。

在2022年總統競選中,他的“局外人”形象最初被視為對抗建制派對手的劣勢。但隨著房價飆升、就業前景黯淡及一系列腐敗醜聞令民眾失望,李在民的民粹主義訴求使其躍居民主黨陣營領跑者。

當尹錫悅以韓國史上最微弱優勢贏得總統選舉時,李在民作為民主黨議會領袖成為新總統的主要對手。

在罕見的一步中,尹錫悅拒絕與李在明會面,並後來以國會前所未有的阻撓為由,將實施戒嚴令作為藉口,這一論點被憲法法院駁回,導致他被罷免。

2024年1月,李在明被一名男子刺傷頸部,該男子曾撰寫一份宣言,稱他希望確保李在明永遠不會成為總統。襲擊者因謀殺未遂被判處15年監禁。

曾與李在明共事超過六年的民主黨議員莫京鐘告訴路透社,他預計李在明的領導將側重於團結。

“他真的很討厭不必要的禮節和程式,”莫京鐘解釋說,李在明將採取務實態度進行人事任命,並從其政治圈子以外挑選合適的人選。

職位與醜聞

李在明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尤其對他右派的對手來說。

保守派人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Kim Moon-soo)在選舉中輸給李在明後,稱他為“獨裁者”,並將他的民主黨稱為“怪物”,警告說,只要他們不喜歡某項法律,就沒有什麼能阻止他們合作修改法律。

曾將自己與伯尼·桑德斯相提並論的李在最近接受《時代》雜誌採訪時表示,他與唐納德·特朗普一樣,致力於保護國家利益。

在政策方面,李在此次選舉前對部分主張進行了調整。

他曾熱衷於提出全民基本收入等方案,但如今更傾向於推動企業界更關注的議題,包括放寬工作時間限制、改革遺產稅以及為在韓國保留生產線的企業提供稅收優惠。

李在明面臨一系列醜聞和法律糾紛。

他於11月因違反選舉法被判有罪,所獲刑期本可能使其喪失總統候選人資格。上訴法院推翻了該判決,但最高法院恢復了原判並指令下級法院對李在明量刑。該量刑結果可能因其嚴重性而使李某喪失公職資格,但法院表示為避免干預選舉,將量刑決定推遲至選舉結束後。

李在明在11月被免除了一項強迫證人作偽證的指控。檢察官已對該裁決提出上訴。

他的其他審判包括一起涉及10億美元房地產開發醜聞的案件,以及另一起涉嫌利用一家內衣公司向朝鮮轉移資金並促成其擔任省長期間訪問平壤的案件。

他否認了所有指控。

 

上一篇:自由派候選人李在明在戒嚴令「審判日」中當選南韓總統
下一篇:特朗普政府廢除拜登時期關於緊急墮胎的政策
相關推荐
  • 印度紡織品出口商轉向歐洲市場,通過折扣抵消美國關稅影響
    链接阅读
  • 三人因創新、增長與“創造性破壞”研究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链接阅读
  • SpaceX完成第11次星艦測試 升級版原型機即將亮相
    链接阅读
  • 貝森特稱特朗普仍計畫在韓國會晤習近平
    链接阅读
  • 氣候臨界點正被突破,科學家在COP30前發出警告
    链接阅读
  • 特朗普宣佈加沙戰爭結束 以色列最後人質換回巴勒斯坦囚犯
    链接阅读
  • 美中將實施港口費互征措施,海上貿易戰或再掀波瀾
    链接阅读
  • 報告稱全球遠未達成森林保護目標 農業擴張與火災成主要破壞因素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特朗普宣佈加沙戰爭結束 以色列最後人質換回巴勒斯坦囚犯

2025-10-14

美中將實施港口費互征措施,海上貿易戰或再掀波瀾

北京指責美國加劇貿易緊張局勢,為稀土出口限制辯護

2025-10-13

哈馬斯開始釋放以色列人質,特朗普即將訪以

特朗普挑起中美貿易戰,承諾徵收新關稅

2025-10-11

回到未來,法國總統馬克龍重新任命勒科努為總理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