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全球連線 > 文章内容 返回
韓國實施戒嚴令,李在明重返總統競選軌道
发布:2025-05-29

本網綜合  Josh Smith 報導 韓國自由派政治家李在明,作為該國下一任領導人的熱門人選,在經歷了刀襲事件、戒嚴令和刑事指控後,意外重返總統競選軌道。

作為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在6月3日提前舉行的總統選舉中,以壓倒性優勢領先於保守派對手。此次選舉是在尹錫悅因去年12月短暫實施戒嚴令而被罷免後召開的。

李在明從童工到人權律師再到以新冠疫情應對措施聞名的知事的非凡歷程,在以微弱劣勢輸給尹錫悅後達到頂峰。尹錫悅隨後指控李在明阻礙其為實施戒嚴令辯護,該戒嚴令最終導致其下臺。

若當選,這位61歲的“西裝革履的鬥士”(一位顧問的評價)將面臨緩和極化政治、應對日益加劇的經濟擔憂,並就從關稅到駐韓美軍費用等議題與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政府進行談判的任務。

在外交政策上,李在明被認為對朝鮮的立場將比尹錫悅更為溫和,這可能使其與特朗普政府試圖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接觸的努力保持一致。然而,他承諾改善與中俄關係的表態,可能成為與華盛頓產生摩擦的領域。

儘管一些法院駁回了對李在明的法律指控,但這些指控曾威脅到他的總統候選人資格。然而,關鍵裁決被推遲至投票結束後,為他的參選鋪平了道路。

在尹錫悅於12月3日實施的六小時戒嚴令期間,李在明翻越國會大樓的圍牆,以躲避尹錫悅下令部署的安全封鎖線。他通過直播展示這一行為,呼籲觀眾前往國會示威,以阻止議員被捕。

不久後,他告訴媒體,這場危機就像一種“病毒”,已經滲透到韓國的系統中,他致力於消除它。

“我們必須專注於清除病毒,”他說,“通過適當、迅速的治療,我們將康復,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國家和民主將變得更加強大。”

艱難開端

李在明出生於偏遠山村的貧困農戶家庭,童年時在化工廠工作。他稱這段經歷導致聽力受損和手臂畸形,解釋了他對經濟平等的關注。

作為人權和勞動律師,他進入政壇,於2010年當選首爾以南的城南市市長。為謀求更高職位,他在2017年民主黨總統初選中排名第三,當時保守派總統樸槿惠因彈劾被罷免。次年,李在韓國人口最多的京畿道當選知事。

在2022年總統競選中,他的“局外人”形象最初被視為對抗建制派對手的劣勢。但隨著房價飆升、就業前景黯淡及一系列腐敗醜聞令民眾失望,李在民的民粹主義訴求使其躍居民主黨陣營領跑者。

當尹錫悅以韓國史上最微弱優勢贏得總統選舉時,李在民作為民主黨議會領袖成為新總統的主要對手。

在罕見舉措中,尹錫悅拒絕與李在明會面,並後來以國會前所未有的阻撓為由,以實施戒嚴令為藉口,這一論點被憲法法院駁回,導致他被罷免。

2024年1月,李在明遭一名男子刺傷頸部,該男子曾撰寫一份宣言稱,他希望確保李在明永遠無法成為總統。襲擊者因謀殺未遂罪被判處15年監禁。

立場與醜聞

在政策方面,李在明在此次選舉前已對部分主張進行了調整。

他對全民基本收入等提案的熱情已減弱,轉而關注更受企業歡迎的議題,包括放寬工作時間限制、改革遺產稅以及向在韓國保留生產的企業提供稅收優惠。

李在明也面臨一系列醜聞和法律糾紛。

他於11月因違反選舉法被判有罪,該判決本可能使其喪失總統候選人資格。上訴法院推翻了該判決,但最高法院恢復了原判並命令下級法院對李在明進行量刑。該量刑結果可能因其嚴重性而使李在明喪失公職資格,但法院表示為避免干預選舉,將量刑推遲至選舉結束後進行。

李在明在11月被免除了一項強迫證人作偽證的指控。檢察官已對該裁決提出上訴。

他的其他審判包括一起涉及10億美元房地產開發醜聞的案件,以及另一起涉嫌利用一家內衣公司向朝鮮轉移資金並促成其擔任省長期間訪問平壤的案件。

他否認了所有指控。

 

上一篇:中國承諾加大對太平洋島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支持力度
下一篇:聯合國倉庫遭致命闖入,援助物資緩慢進入加沙
相關推荐
  • 特朗普瞄準中國食用油貿易——但銷量早已暴跌
    链接阅读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全球市場出現“無序”調整的可能性正在上升
    链接阅读
  • 歐盟敦促美國取消金屬關稅
    链接阅读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調增長預期 關稅衝擊小於預期
    链接阅读
  • 消息人士稱剛果與M23組織在多哈簽署停火監督協議
    链接阅读
  • 歐盟尋求與美國結盟應對中國稀土出口限制
    链接阅读
  • 義大利歷史上貧困的南部地區迎來光明前景,勞動力正回流
    链接阅读
  • 印度紡織品出口商轉向歐洲市場,通過折扣抵消美國關稅影響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驚喜”來了!新凱來子公司萬裏眼發佈超高速即時示波器,帶寬突破90GHz

2025-10-16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調增長預期 關稅衝擊小於預期

2025-10-15

歐洲增長將保持穩定,但財政成本不斷攀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稱

中國貨輪首航北極抵達英國 運貨時間縮短一半

特朗普宣佈加沙戰爭結束 以色列最後人質換回巴勒斯坦囚犯

2025-10-14

美中將實施港口費互征措施,海上貿易戰或再掀波瀾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