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旅遊 > 文章内容 返回
非遺海外“圈粉”彰顯中國文化魅力
发布:2024-09-12

中國小夥表演川劇變臉把外國友人驚出“表情包”,雜技演員在美國職業籃球聯賽中場休息環節表演頂碗技藝贏得全場歡呼,武術、榫卯、皮影戲等視頻在海外備受關注……近年來,中國具有較高藝術水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走紅”海外,吸引了外國受眾的目光。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門類眾多,包括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民俗等。截至目前,中國共有43個專案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居世界第一。

然而,中國非遺“長紅”海外,仍面臨部分非遺傳承人“國際語言”不通、海外傳播和運營經驗不足,以及非遺出海的具體操作細則、標準、評價體系等方面有待完善等挑戰。專家認為,需充分釋放社會參與非遺出海的熱情,通過培養非遺從業者的國際視野、利用現代技術擴大傳播、增強知識產權保護等方式,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國非遺的理解,助力講好中國故事。

非遺火熱“出海”深化文明交流互鑒

品嘗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等非遺美食,體驗漆扇、香囊等非遺製作技藝……前不久,來自全球的50多個少兒藝術團體來天津參加2024天津國際少兒藝術節,度過了難忘的中國文化體驗之旅。

羅馬尼亞少年合唱團成員索菲亞製作了一個香囊,她說:“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多彩,在這裏發現了許多美好事物。”

極具藝術價值和獨特文化內涵的中國非遺,已經成為諸多外國人感受和瞭解中國文化的重要橋樑。與此同時,中國非遺正以傳統民俗、文創產品等不同形態成功“出海”,向全世界講述著中國非遺的故事。

“近年來,中國成立了專門負責非遺海外傳播的機構,還在北京舉辦了世界非遺傳承人大會,搭建世界非遺交流互鑒舞臺,非遺出海取得了一系列進展。”天津社會科學院文學與文化研究所副所長羅海燕說。

今年5月,河北武強年畫、衡水內畫、蔚縣剪紙等在開羅展示,讓埃及觀眾大開眼界;去年底,武漢雜技團的《揚帆追夢·浪船》節目在德國累計演出50場,最多時一天安排3場演出;天津的非遺傳承人曾遠赴斯里蘭卡中國文化中心、南非德班“戲劇之家”劇場等地開展交流……

“中國非遺成功出海的內在邏輯是海外受眾對東方美學的好奇和喜愛。”天津社會科學院輿情研究所副所長郭鵬說。

南開大學旅遊與服務學院副教授妥豔媜認為,非遺在國際市場上受到青睞的類型通常具備以下特點:一是具有強烈的視覺震撼力和表現力,如京劇、川劇變臉、皮影戲和傳統舞蹈等表演藝術;二是具有鮮明的中國文化元素、文化底蘊、高藝術價值的手工藝品,如瓷器、絲綢和剪紙等;三是與外國觀眾的價值取向產生共鳴。一些國風博主通過展示中國非遺製作工藝,呼應了現代人對於返璞歸真、自然生活的嚮往;四是與人的身體健康和精神愉悅相關的非遺,如武術、太極拳、中醫推拿、針灸、中草藥等類型。

“非遺強調的是人而非物,凡是能夠高度呈現人的原創性的非遺都容易獲得人類普遍的尊重。”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非遺研究中心主任耿涵說。非遺出海可以幫助中國向外界傳達全人類的文化價值共識,讓國際社會感受到中華文明中“真、善、美”的表達,有利於促進國際社會對中國文化、風俗習慣的理解,增進不同國家人民對中國的瞭解和尊重,拓寬國際交流合作空間。

非遺傳播“國際語言”體系有待完善

部分非遺成功“走出去”意味著其短期“引爆”能力強,但要想“長紅”還面臨多重挑戰。

由於跨文化理解存在差異,海外受眾普遍缺乏對中國非遺的深度認知。妥豔媜說,京劇常作為中國傳統藝術的象徵在海外展示,但其複雜的符號、語言和表演風格難以被多數外國觀眾理解,大部分人僅是“看熱鬧”,並不能真正理解其中想要表達的含義。耿涵同樣認為,“海外受眾對傳統工藝、音樂、舞蹈等非遺大多是一種獵奇心理。”

一位來自泰國的旅行商說:“我們的遊客對京劇等中國非遺理解起來有一定困難,如果沒有專業講解,很難理解其傳遞的文化和歷史價值。多數遊客會更偏向欣賞雜技這種通俗易懂的表演形式。”

因此,建立有效的非遺傳播“國際語言”體系就顯得十分重要。郭鵬說,一些非遺傳承人雖在相關領域造詣頗深,但不具有國際語言表達能力,複合型人才明顯短缺。

河南一位皮影戲非遺技藝傳承人稱,一些非遺無法很好地被翻譯成外國人理解的語言,溝通不暢的情況普遍存在,很多非遺傳承人缺乏國際視野。

泥人張彩塑是中國泥塑領域的代表之一,早在2006年就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泥人張世家繪塑老作坊副總經理李丹坦言,該店鋪已經多年沒有參加國際性的展覽和講座,當前也在有意識地培養懂得國際語言的泥塑匠人,但效果有限。

部分非遺還面臨“後繼無人”的境地。走進位於天津南運河畔古文化街的天津聯升齋刺繡藝術博物館,多彩華貴的牡丹、質感自然的駿馬、靈動飄逸的金魚等一幅幅刺繡藝術作品令人驚歎,兩位上歲數的匠人正一絲不苟地俯首“作畫”。

擁有100多年歷史的聯升齋傳承蘇繡刺繡技藝,2017年被納入天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該博物館講解員張娜說:“現在店裏最年輕的繡娘也有40多歲了。不少年輕人追求‘快’,而刺繡講究慢工出細活,很難吸引到年輕人。”

讓世界更好認識和瞭解中國非遺,增進交流,還需要一定的傳播和運營經驗。先有各類非遺短視頻“走紅”海外,又有河南衛視、央視等傳統文化節目頻頻出圈,中國優秀的非遺專案正以多樣化的視聽藝術形式展現在世人面前。然而,由於“靶向傳播”力度不夠、優質內容與共識性評論的雙向互動力不強、字幕翻譯不精准等問題仍客觀存在。

此外,郭鵬等專家認為,中國針對非遺出海的具體操作細則、標準、評價體系等方面有待完善,知識產權保護、版權登記、申請、維權等法律支持尚不充分,存在被盜用和仿製的風險。

用非遺講好中國故事

2021年發佈的《“十四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提出,要加強非遺國際傳播,充分運用非遺資源,講好中國故事。

羅海燕說,這就要求充分釋放社會參與非遺出海的熱情和潛力。一方面,充分發揮方式更多樣、手段更靈活,活力更強勁的民間力量;另一方面,引導文化出口企業、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等,加強產業鏈競爭意識,突出外向型產品的文化屬性,在產品中植入非遺元素。

拓展非遺文化從業者的國際視野也尤為重要。妥豔媜建議,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傳播的人才培養,提高國際傳播人才的專業素養和跨文化溝通能力,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地方設立非遺傳承與體驗中心,將非遺充分整合進入境旅遊專案,增強外籍遊客體驗感。

“可與海外文化機構和旅遊組織建立合作關係,聯合策劃和舉辦非遺推廣活動,鼓勵國際學生和專家來中國深入學習和研究非遺,增加非遺的國際曝光度和認知度。”耿涵告訴記者,還可以讓非遺內容出現在文學、藝術、影視、遊戲等領域,構建綜合性的中國文化理解。

此外,一些業內專家認為,非遺還應適應新媒體傳播,形成全球性的非遺內容共用平臺,更加全面、立體地展現中國傳統文化、風俗習慣、日常生活,才能更好吸引國外觀眾的目光。

郭鵬認為,要善用共情敘事和新媒體動畫活態傳播,拍攝更多非遺題材的紀錄片、電影等,以視覺吸引和故事敘述增加海外年輕受眾興趣。“我們可以通過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和線上展覽等方式,啟動非遺傳承和傳播的生命力,使其更易被國際觀眾接觸和體驗。”

天津數字藝術博物館在這一點做出了嘗試。一場由觸摸互動、3D全息投影和光影效果打造的“發現敦煌——敦煌藝術情景式特展”在此展出。在緩緩展開的時光卷軸中,花紋和壁畫漸次出現,在數字技術的賦能下,帶領遊客“穿越時空”,沉浸式領略神秘的敦煌風情。

一位來自俄羅斯聖彼得堡的觀眾在敦煌展的留言牆上寫道:“這是我們第一次通過數字藝術的方式瞭解到敦煌,不久的將來一定要去那裏看看。”還有一位來自委內瑞拉的吳瑞龍(中文名)在數字敦煌展中足足逛了3個小時。“我喜歡一切不可思議的事情,這讓我更加喜歡中國文化。”

來源:經濟參考報

上一篇:英國將把數據中心列為 “國家重要基礎設施”
下一篇:製造業比重進一步下降,服務業對英國經濟的控制力增強
相關推荐
  • “乾隆花園”將向觀眾開放
    链接阅读
  • 中柬中秋晚會促進兩國文化交流
    链接阅读
  • “遇·鑒”文明交流互鑒活動走進希臘和義大利
    链接阅读
  • 國道351線夾金山隧道建成:翻越夾金山僅10分鐘,十一試運行
    链接阅读
  • 這裏不僅有喀納斯湖、可哥托海,還有“人類滑雪起源地”“中國雪都”引來八方客——“老外”吉馬的阿勒泰
    链接阅读
  • 到“黑龍江最美江段”看兩國風景,去距哈爾濱最近國家一級口岸訪互市貿易——感受鶴崗轉型的“國際範兒”
    链接阅读
  • 到鴨綠江畔,走訪中國萬里海疆“北起點”、最大邊境城市丹東——“友誼之江” 再繪新景
    链接阅读
  • 走進大興安嶺林區 自駕遇見最美秋天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歐盟將削減鋼鐵進口配額,將關稅提高至 50%

2025-10-02

特朗普限制簽證促使美國公司考慮將更多工作轉移到印度

2025-09-30

特朗普對木材進口加征10%的關稅,對櫥櫃和傢俱加征25%的關稅

特朗普的聯合國演講引發歐洲對全球共同承諾的焦慮

2025-09-28

美國最高法院允許特朗普扣留 40 億美元對外援助

特朗普對重型卡車、藥品和傢俱加征新的美國關稅

2025-09-26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