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Laura Matthews and Saqib Iqbal Ahmed 報導 美聯儲久違的降息週期重啟,可能降低外國投資者對美元風險敞口的對沖成本,並增強其保護更多美國資產免受匯率進一步走弱衝擊的動機。
9月,美國央行因擔憂勞動力市場狀況,按預期將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4.00-4.25%,並暗示今年晚些時候將進一步降息。
基金經理和分析師指出,此次降息縮小了美國與其他發達國家的利差,有助於降低外國養老基金、主權基金及其他機構投資者的對沖成本。
市場參與者指出,ICE美元指數今年下跌約10%,部分原因是外國投資者因擔憂美國貿易和關稅政策對其美元資產的影響而增加對沖活動。
羅素投資倫敦固定收益及外匯解決方案策略全球主管範·呂表示:“部分投資者正密切關注美聯儲重啟降息週期。目前他們傾向於提高對沖比例,正等待合適時機或某種催化因素。”
對沖操作是通過衍生品等金融工具建立對沖頭寸,從而限制現有投資組合損失的策略。由於通常涉及通過遠期合約或掉期交易拋售美元,對沖活動加劇往往預示美元進一步走弱。
對沖是通過衍生品等金融工具建立對沖頭寸,以限制現有投資組合損失的策略。由於通常涉及通過遠期合約或掉期交易拋售美元,對沖活動增加往往預示著美元進一步走弱。
對沖需求新動因
國際清算銀行六月報告指出,高昂的對沖成本與看漲美元預期是近年壓制外匯對沖比率的兩大因素。
多年美元強勢使海外投資者得以放棄對沖美國資產——因美元升值提升其整體回報並具有分散風險作用。如今這一局面即將改變。
隨著美元今年大幅走弱且前景可能進一步疲軟,對沖操作有助於減輕不利匯率波動造成的損失。
市場預期美聯儲今年還將再降息兩次(每次25個基點),這可能激勵那些希望加強對沖但因成本過高而卻步的投資者。
加強企業匯率風險防護
據摩根士丹利統計,外國投資者目前持有逾30萬億美元美國股票和債券,其中8萬億美元由歐洲投資者持有。
儘管美國股市持續上漲,但市場對美聯儲領導層、其獨立性及美國政策不確定性的擔憂加劇,持續對美元構成壓力。標普500指數年內漲幅約14%,逼近歷史高位。
墨爾本康維拉公司市場洞察主管史蒂夫·杜利表示:“美國股市強勁上漲與美元急劇下跌雖屬異常,但並非前所未聞——我們認為對沖操作增加是造成這種分化現象的部分原因。”
德意志銀行7月研究報告顯示,德國和奧地利的股票投資者已將對沖比例從年初的20%-30%提升至60%-70%。
丹麥央行最新報告顯示,保險公司和養老基金正為近四分之三的美元投資設置匯率波動保護。德銀報告指出,部分知名養老基金計畫在夏季過後進一步提高對沖比例。
“我認為外國投資者仍傾向於對沖美元風險敞口,”紐約麥格理銀行全球外匯利率策略師蒂埃裏·維茲曼表示。
“因此未來幾周他們將重新入市…外國機構將掀起新一輪美元對衝浪潮。”
MillTech研究同時顯示,當前86%的歐洲企業對可預測匯率風險實施對沖,較2023年的67%顯著提升,平均對沖比例也從43%升至49%。
梅西羅貨幣管理公司首席執行官約瑟夫·霍夫曼指出,國際投資者的轉變主要並非源於短期利率優勢,而是“更多基於對美元的看跌結構性觀點——其根源在於美聯儲政策、加劇的政治不確定性及持續的財政赤字”。
成本如何?
不過,較低的對沖成本可能會吸引那些因價格考量而暫緩增加對沖的投資者。
例如,基於當前利率水準,日本和瑞士投資者每年4%的對沖成本仍是巨大障礙。而其他歐元區投資者的年均成本約為2%。
羅素投資的盧表示:“我認為存在某種心理價位——若對沖成本降至1%或更低(歐元區投資者未來12個月有望實現),人們便不會再為此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