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立足於城市,針對房地產專案合理融資需求,是實現金融和房地產良性迴圈、改善市場預期的重要舉措和有力保障。自1月份中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工作部署以來,各地密集推送房地產專案“白名單”,銀行業迅速行動,積極加強對接,強化資源保障,建立綠色通道,有效滿足房地產專案合理融資需求。
今年1月,住房城鄉建設部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發佈通知,在地級及以上城市建立中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隨後,金融監管總局兩次召開會議,部署落實相關工作,要求金融機構高度重視,對符合授信條件的專案,積極滿足合理融資需求。
近段時間以來,包括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迅速行動,加快貸款審批和投放,推動中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地見效。
工商銀行在總、分行層面分別成立專項工作小組,加強組織推動,加大專案對接力度,加緊融資落地。截至2月22日,工商銀行已對接約3800個專案,完成審批專案近100個,審批金額約400億元,並已在廣州、北京、蘇州、鄭州等25個城市,對近40個專案新增融資約80億元。
農業銀行對協調機制推送的符合條件專案,簡化流程,擴大授權,強化資源保障,確保專案融資儘快落地。截至2月19日,農業銀行已審批完成首批清單內貸款專案近百個,已審批貸款金額超400億元,在重慶、安徽、浙江、廣西、陝西、江蘇、新疆多地實現貸款投放。
中國銀行第一時間組建前中後臺工作專項小組,確保政策傳達到位、責任落實到位,切實提升授信全流程質效。截至目前,中國銀行已推進超過110個專案的審批工作,合計金額約550億元,其中,已審批完成專案共75個,合計金額近400億元。
建設銀行成立專門的工作小組,積極與名單內房地產專案做好對接,優化業務流程、提升辦理效率。截至目前,建設銀行已對接專案近3000個,已審批專案近百個,審批金額500多億元。在北京、福建、安徽、河南、湖南、廣西多地實現協調機制專案的投放。
此外,交通銀行已為協調機制名單專案審批授信額度近200億元,在多個城市實現專案投放落地;郵儲銀行已對接67個城市,並在多省落地不同所有制房企協調機制專案。
股份制銀行也在積極行動。民生銀行第一時間召開全行專題會議,從組織、制度、機制、管理等方面進行部署安排;光大銀行從組織領導、配套政策、協同機制等方面提出18項具體舉措,目前已批復專案43個,批復授信金額132.1億元;浦發銀行在客戶准入、專案評估、授信審批等方面建立綠色通道,並制定專門針對名單內項目的盡職免責制度;廣發銀行第一時間與協調機制精准對接,截至2月19日,已完成對接30個城市1700餘個專案;恒豐銀行建立跨部門會商機制,設立審批綠色通道提高信貸投放效率,目前積極對接協調機制推送專案350個,已批復授信金額40億元;渤海銀行成立各層級房地產協調機制專項工作小組,積極與區域協調機制對接,已收到“白名單”專案1405個。
多家銀行均表示,協調機制將房地產專案與房地產企業信用區分,根據專案實際情況和銷售前景提供融資,更有利於銀行做好支持。下一步將繼續加大資源傾斜和政策保障力度,進一步提高專案對接和評審效率,更加精准支持房地產專案合理融資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