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深度· 言論 > 文章内容 返回
金融愚蠢還是施壓策略?特朗普關注烏克蘭被佔領的核電站
发布:2025-03-21

本網綜合  Pavel Polityuk 和 Tom Balmforth  報導  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提出的由美國利益集團控制烏克蘭最大核電站的想法,對於創造了這一交易藝術的人來說有一個陷阱:甚至要在數年後才有希望獲得投資回報。

自 2022 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初,這座被俄羅斯佔領的大型核電站就問題重重。它的六個反應堆處於冷關閉狀態,設施失去了主要的冷卻水供應,沒有人知道它的設備狀況如何。

根據美國總統府的一份聲明,在週三兩人通電話時,特朗普向澤倫斯基建議,美國可以幫助運營烏克蘭的核電站,甚至可能擁有這些核電站。

澤連斯基後來在接受採訪時說,他們在通話中只討論了紮波羅熱核電站:“總統問我是否達成了美國可以恢復它的諒解,我告訴他是的,如果我們可以對它進行現代化改造,投入資金的話”。

兩名烏克蘭工業界消息人士說,在特朗普尋求敲定一項持久和平協議以迅速結束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戰爭之際,這一提議可能是美國試探各種想法以瞭解哪些想法可行的一個例子。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說,這一想法也是在向俄羅斯施壓,提出他們必須交出工廠的安排。該消息人士說,美國人使用 “所有權 ”一詞是在激化局勢。

澤連斯基曾表示,修復這座歐洲最大的工廠需要兩年半的時間。

一位前烏克蘭高級官員說:”美國人什麼都有可能,但這是很不尋常的事情。

“美國人將擁有它–憑什麼?它屬於烏克蘭。好吧,我們把它交給美國–但憑什麼?他們會購買嗎?他們會把它作為特許權嗎?很多問題”。

沒有把手的手提箱

基輔能源分析師奧列克桑德拉·哈爾琴科說,按照基輔的要求將該電站重新併入烏克蘭電網,不僅將 “改變 ”烏克蘭的能源生產,而且還將 “改變 ”東歐和中歐的能源生產。

戰前,該發電站提供了烏克蘭 20% 的電力輸出。就在入侵前夕,烏克蘭開始向歐盟大規模出口電力,但在俄羅斯用導彈和無人機攻擊其基礎設施時停止了出口。

儘管莫斯科軍隊進行了各種嘗試,但仍無法將該設施與俄羅斯電網連接起來,而且該設施也不生產任何能源。

哈爾琴科說,由於各種問題,僅重啟一個反應堆就需要長達一年的時間,而讓整個核電站運轉起來則需要長達四年的時間。

首先,在烏克蘭反擊戰之前的2023年,卡霍夫卡水庫的水電站和大壩被炸毀,核電站無法從現已被炸空的水庫中取水。

此後,核設施一直從一個冷卻池取水,但水位一直在下降。

烏克蘭能源部的工程師認為,缺水意味著核電站的六個反應堆中最多只能有兩個重新開啟發電。

更重要的是,他們認為,由於不了解核電站的技術狀況,即使重新啟動這些有限的反應堆也至少需要一年時間。

該核電站的一名工作人員逃離了被佔領的生活,目前居住在基輔,他告訴路透社記者,烏克蘭已經為該設施可能的回歸起草了一份詳細的行動計畫。

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說,俄羅斯僅憑一己之力移交發電廠是不夠的。

該工作人員說,還需要鄰近的俄羅斯控制的熱電廠、附近的居民點(包括埃內霍達爾市)以及一條通往烏克蘭控制的紮波羅熱市的公路。

不過,對於一些人來說,比如不遠處烏克蘭控制的紮波羅熱市的養老金領取者奧爾哈·希什基娜,有朝一日核電站可能會回歸,因為它迄今為止對俄方並無實際用途。

“對俄羅斯來說,我們的核電站就像一個沒有把手的手提箱。畢竟,它沒有投入運行,現在只是一個玩物。對我們來說,它至關重要。”她說。

 

 

上一篇:歐洲央行警告稱,歐洲可能會受到支付計畫的經濟脅迫
下一篇:貿易和政策不確定性導致北美生物燃料行業萎縮
相關推荐
  • 中控技術吳玉成:時序大模型重構工業邏輯,未來工廠90%利潤靠AI
    链接阅读
  • 美聯儲主席談美國大型公司裁員:正謹慎關注就業形勢變化
    链接阅读
  • 美聯儲主席:剔除關稅影響,通脹離2%的目標並不遙遠
    链接阅读
  • 歐洲面臨應對中國進口激增的壓力
    链接阅读
  • 信也科技王春平:AI落地金融行業,在於融合更在於安全
    链接阅读
  • 投資者借用互聯網泡沫時期策略規避人工智慧泡沫風險
    链接阅读
  • 寒武紀市值飆上6000億元,背後暗藏多重隱憂
    链接阅读
  • 李開複銳評:美國已在人工智慧硬體戰爭中敗給中國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特朗普在亞洲之行最後一站吹捧韓中協議

2025-10-29

高盛修正英國央行預期,預測11月將降息

受美國關稅衝擊的中東盟簽署升級版自貿協定

特朗普盛讚日本“傑出”女性領導人 貿易與關鍵礦產會談取得進展

特朗普會見日本新領導人高市早苗 討論貿易與安全議題

2025-10-28

特朗普在日本獲王室級禮遇,中美貿易休戰希望升溫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