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黃金市場近期跌宕起伏,但黃金礦企在今年上半年已是賺得盆滿缽滿。
國內黃金企業近日密集發佈2025年上半年業績預告。中金黃金(600489.SH)預計今年上半年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26.14億元-28.7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同比)將增加8.71億元-11.33億元,同比增加50%-65%。
西部黃金(601069.SH)稱,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1.30億元-1.60億元,同比將增加6379.07萬元-9379.07萬元,同比增加96.35%-141.66%。
湖南黃金(002155.SZ)預計,今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6.13億元-7.01億元,同比增加40%-60%。
礦業龍頭紫金礦業(601899.SH、02899.HK)披露的業績預增公告顯示,公司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高達約232億元,同比將增加約81億元,同比增加約54%。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預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130億元,與2025年第一季度102億元相比,將增加約28億元,環比增加約27%。
赤峰黃金(600988.SH、06693.HK)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0.80億元-11.30億元,同比增加52.01%-59.04%。
上個月剛宣佈啟動赴港上市的山金國際(000975.SZ)預計今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5.40億元-16.40億元,同比增加43.24%-52.55%。
另一家黃金巨頭山東黃金(600547.SH)公告顯示,公司預計今年上半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25.5億元-30.5億元,同比增加84.3%-120.5%。山東黃金也是截至目前已披露業績預告的黃金礦企中業績同比增長最高的企業。
黃金礦企業績繼續飄紅的核心引擎仍在於黃金價格的強勢上漲。2025年1至6月,倫敦現貨黃金價格累計上漲超25%,創下了2007年下半年以來的最大半年漲幅。
不過,國際金價在4月份沖高至3500美元/盎司的歷史高位後,5月份至今進入了震盪區間。然而,分析普遍認為,黃金市場避險需求仍然存在,同時全球央行黃金配置意願仍較強,這些因素仍將支撐黃金在下半年處於震盪上行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黃金礦企業也在抓住價格上漲窗口提升產量。紫金礦業今年上半年的礦產金為41萬噸,同比增加17%。剔除新納入的碳酸鋰主產品,礦產金也是紫金礦業旗下原有礦產品中產量增加最多的品種。
擴產的同時,頭部礦企也在加速擴張產能和資源儲備。
山東黃金在今年4月公告披露,將推動甘肅地區金礦專案的開發建設。該專案可供開發利用的金資源量合計達80餘噸,達成後年產黃金5噸-6噸。
紫金礦業的“收購戰車”更是動作迅猛。今年4月,該公司完成對加納阿基姆金礦專案100%權益的交割,年均產金5.8噸;6月宣佈並購哈薩克斯坦Raygorodok大型金礦,年均產金5.5噸。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黃金上漲、礦企尋求新一輪擴張之際,政策端也提出了新的目標和要求。
剛過去不久的6月23日,工信部、國家發改委、自然資源部等九部門聯合發佈《黃金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7年)》(下稱“《實施方案》”)。該《實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黃金資源保障能力和產業鏈創新水準明顯提升。
資源保障方面,黃金資源量增長5%-10%,黃金、白銀產量增長5%以上;技術創新方面,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和裝備,2000米以下深度的礦山開採、無氰提金等采選冶技術裝備實現應用,黃金、白銀高端新材料供給能力明顯增強;產業升級方面,黃金礦石處理量500噸/日以上的礦山產量占全國70%以上,培育一批優質企業,標準體系不斷健全,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展望2035年,高質量發展格局全面形成,資源綜合保障能力明顯增強,建成全球領先的技術體系和產業體系。
《實施方案》強調,黃金是戰略性礦產資源,兼具商品和貨幣屬性,對維護國家產業安全和金融安全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我國黃金產業迅速發展,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黃金生產和消費國。但也要看到,我國黃金產業發展仍面臨資源保障能力不足、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難以滿足需求等突出問題。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