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Nancy Lapid 報導 一項在週六舉行的重大醫學會議上公佈的大型加州研究顯示,野火煙霧暴露可能增加肺癌患者因疾病死亡的風險,尤其是非吸煙者,但某些癌症治療可能減輕這一影響。
研究人員在2017年至2020年間跟蹤了超過1.8萬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這是最常見的肺癌類型)。他們發現,在癌症診斷後的一年內,居住在野火導致空氣污染最嚴重的社區的患者更容易因該疾病死亡。
研究人員在芝加哥舉行的美國臨床腫瘤學會會議上報告稱,吸入直徑2.5微米或更小的細顆粒物(可深入肺部)的患者,因肺癌死亡的風險高出20%。
研究人員發現,從未吸煙的晚期4期癌症患者受影響尤為嚴重。若暴露於高濃度野火空氣污染,其因癌症死亡的風險將增加55%。
該研究利用先進建模技術,基於衛星數據、天氣模型、煙霧預報及空氣品質監測數據,估算了患者居住地每日空氣品質。
研究人員還發現,野火煙霧暴露並未顯著影響有吸煙史且接受免疫治療藥物治療的晚期4期肺癌患者的生存率。
“這一令人驚訝的趨勢表明,煙霧引起的身體變化可能與某些治療方法相互作用,”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現象值得進一步研究。
野火煙霧比普通空氣污染更具毒性。除了土壤和生物材料的顆粒外,它還常含有化學物質、金屬、塑膠和其他合成材料的痕跡。
“隨著加利福尼亞州及其他美國地區野火頻發且強度增強,我們需要針對性健康策略來保護癌症患者及其他嚴重健康問題患者,”該研究負責人、加利福尼亞州薩克拉門托市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綜合癌症中心(UC Davis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的蘇爾比·辛格哈爾(Surbhi Singhal)博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