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多家全球大宗商品貿易巨頭的負責人本周表示,一旦西方制裁完全解除,他們將願意重返俄羅斯開展業務,儘管其中一些人目前仍對短期內實現這一前景持謹慎態度。
“若制裁能以允許我們回歸的方式解除,我們有什麼理由拒絕?這是我們的工作。”貢渥集團首席執行官Torbjörn Törnqvist週二再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今天什麼都沒做,因為我們認為即使存在一些灰色地帶,我們也不會去做。但如果這些限制被解除了,我們為什麼不去做呢?”
在2022年俄烏衝突全面爆發前,西方大宗商品貿易巨頭曾通過長期供應協議和關鍵專案投資,在俄羅斯擁有眾多關鍵業務。過去三年間,隨著美歐英紛紛對俄羅斯出口商、生產商、貿易商和銀行實施了日益嚴密的制裁網,這些企業已逐步解除了多數合約及合作夥伴關係,並基本撤離了俄羅斯石油和金屬貿易領域。
然而,隨著美俄烏三方的和談近來逐漸取得進展,本周在瑞士舉行的一場大宗商品全球峰會上湧現出的聲音表明,該行業正在認真思考和籌畫重返俄羅斯的可能性。
目前,經過接連3天的談判,美國、俄羅斯和烏克蘭方面都在週二發佈了沙特利雅得會談的成果,各方均提到同意在黑海實施有條件的停火,並將制定禁止襲擊俄烏能源設施的機制。
其中,俄方為停火設立了明確的前提條件。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恢復“黑海倡議”是有前提條件的,包括解除俄羅斯農業銀行,以及其他從事食品、化肥國際貿易的金融機構的制裁限制——包括恢復與SWIFT系統的連接。另外還要取消對港口船舶服務以及懸掛俄羅斯國旗船舶的制裁,以及取消對俄羅斯進口農業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的制裁。
貿易巨頭蠢蠢欲動
對此,摩科瑞能源集團首席執行官Marco Dunand表示,“我認為,如果制裁解除,我們將回到俄羅斯,看看我們是否能在大宗商品領域發揮作用。”
“作為一家公司,我們在制裁問題上較為審慎,但如果制裁真的解除,我們絕對會考慮是否能帶來價值,並重返俄羅斯,”Dunand提到。
事實上,從天然氣到鋁等多個市場,一些投資者目前已在推演俄羅斯商品重新湧入歐洲,導致價格暴跌的可能性。
當然,這些貿易巨頭高管也提到,無論是達成和平協議的過程,還是之後俄羅斯商品的回歸,都可能比市場預期的時間更長。
托克集團首席執行官Richard Holtum指出,該公司擁有大量英國籍員工,若美國解除對俄制裁而其他國家的制裁措施仍然存在,這將使重返俄羅斯市場複雜化。“需要看到所有制裁措施全面撤銷,才可能考慮相關事宜。”
維多集團首席執行官Russell Hardy則表示,維多公司的行動“顯然將取決於到時候的法規政策”,但他也強調停火談判進程“極其複雜”。
“實際上我們預計還需要一至兩年時間,因此集團內部並未急於準備應對方案。當然,我的判斷可能有誤,進展也或許會快於預期,”Hardy稱。
來源:中國財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