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Nicholas P. Brown 報導 4 月 9 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 145% 關稅的政策生效當天,電子郵件就開始紛至遝來。客戶紛紛取消了亨達公司位於中國廣東省的工廠的玩具訂單。
但是,45歲的Huntar首席執行官張傑森(Jason 張)已經停止了韶關60萬平方英尺工廠的生產。他意識到關稅的本質:對其公司的生存構成威脅,該公司所生產的教育玩具將在沃爾瑪和塔吉特的貨架上銷售,例如學習資源公司(Learning Resources Inc)的NumberBlocks,這款玩具旨在幫助孩子們學習數學。
“我需要儘快開始存錢,”張說。在此後的四周時間裏,他將產量削減了 60% 到 70%,解雇了工廠 400 名中國工人中的三分之一,並減少了仍在工作的工人的工時和工資。
現在,他正在進行瘋狂而漫長的努力,希望在他父親 42 年前創建的公司資金耗盡之前,將工廠遷往越南。
他認為自己還有一個月的時間。
據貿易團體玩具協會稱,中國約有 80% 在美國銷售的玩具是在中國生產的。在與美國的殘酷貿易戰中,新訂單急劇下降,有可能摧毀兩國的玩具業。
亨達在一個關鍵方面也很獨特:總部設在美國,橫跨貿易戰的雙方。
理論上,張被視為特朗普所指的“魔鬼”,因為中國工廠老闆搶走了美國人的工作。然而,他也是美國的小企業主,徵收關稅的目的在於保護這些企業。他是中國移民的後代,經營著一家第二代家族企業,在美國雇傭了15名員工——如果亨塔出現問題,這些員工將面臨失業的風險。
特朗普曾表示,關稅將激勵企業將製造業轉移到本土,或至少將其趕出中國。
亨達說明了為什麼經濟學家說這是不可能的:其他國家缺乏具有玩具製造專業知識的設施和工人;重型設備難以移動,更換需要花費數百萬美元;最重要的是,在國庫枯竭之前,沒有時間來解決這些障礙。
三位熟悉中國政府想法的消息人士告訴記者,更有可能的是,像張這樣的工廠將直接關閉,而這一前景促使中國政府上週末在日內瓦與美國官員談判。
其中一位官員說,從現實情況來看,中國無法取代美國市場對玩具、傢俱和紡織品等產品類別的需求,這些產品已經感受到了關稅的影響。隨著貿易談判的開始,特朗普表示他願意將對華關稅削減至 80%。
這對亨達沒有幫助,張說,任何超過 50% 的關稅都會使亨達難以生存。從實際層面來看,80% 的關稅和亨達目前面臨的 145% 的關稅沒有什麼區別。
張說,亨達以前也遇到過危機,但不是像現在這樣。2008 年的經濟衰退帶來了穩定的增長放緩,但他可以制定相應的計畫。COVID 大流行也給他帶來了打擊,但他的產量仍然很高,足以讓他度過暫時的低谷。
他說,“這一次,我們的生產業務基本上一夜之間就停止了”。張開始覺得他唯一的希望就是希望。
他說:”我每天都會刷新我的‘關稅’穀歌搜索五六次,希望有什麼變化。”
夢想和幸運桌
亨達為美國製造玩具,加拿大和歐洲的銷售商,如學習資源公司和Play-A-Maze,將其分銷給零售商或直接銷售給消費者。
該公司還在其頗受歡迎的Playthings品牌下生產自己的教育玩具。據張圖估計,該公司不得不停止向美國發貨,目前已造成數十萬美元的損失。
Harris Sliwoski律師事務所專注於國際制造業法律的合夥人丹·哈裏斯(Dan Harris)表示,美國人在中國擁有工廠的情況並不常見,因為中國法律使外國實體擁有這些工廠變得困難且成本高昂。
然而,亨達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張的父親於1983年創辦的一家企業。他說,張在三藩市的內裏士滿區長大,居住在一間小房子裏,隨時可能踢開那扇破門。他的父親在跳蚤市場上出售衣物和傢俱,以增加他的看門人的收入,而張則跟在他身邊,無聊得幾乎要哭出來。
隨著運營的成熟,張的父親在中國建立了一家工廠,以加強對質量的控制。2004年加入公司的張至今仍在使用他父親幾十年前在客廳裏佈置的辦公桌。
“我們認為這可能是幸運或其他什麼因素,”他說。
然而,過去幾週一點也不幸運。這家工廠有75萬美元的貨物被取消——即使貿易戰結束,Value Cheung也無法完全恢復,因為隨著工廠競相清理積壓的貨物,他的運輸成本必然會飆升。Cheung回憶說,這種情況正是COVID之後發生的,當時運輸成本從每個集裝箱2000美元飆升至超過20000美元。
“他們不應該受到這樣的待遇,”玩具公司Learning Resources的首席執行官裏克·沃爾登伯格表示,自20多年前他的父親掌權以來,他一直是張的客戶。
沃爾登伯格已經取消了未來在中國的生產,說他的年度關稅將從200萬美元增加到1億美元。“這不是我們想成為的人,”沃爾登伯格說,“但他們知道我們別無選擇。”
根據美國玩具協會(Toy Association)4月份的一項調查,超過45%的美國中小型玩具公司表示,中國的關稅將使他們在幾周或幾個月內破產。
學習資源公司(Learning Resources)在美國有500名員工,60%的產品在中國生產,該公司已起訴美國政府,要求聯邦法官阻止關稅生效。
沃爾登伯格說:“如果什麼都不改變,我們就會癱瘓。”
“蠶食我自己”
張一直在搜索他的聯繫人名單,給越南的工廠打電話,希望能為亨塔找到一個新家。
搬到美國是不可能的。張說:“這裏的工資如此之高,在美國本土製造比留在中國吸收關稅更昂貴。”
即使在越南,財政和後勤障礙也被證明太高了。
很少有工廠有足夠的空間來處理他的業務,而且在其他尋求搬遷的工廠中,競爭非常激烈。即使他找到了一個好地方,張也必須培訓新員工,並進行安全和品質控制檢查,這很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還有基礎設施的問題。張的工廠是太陽能供電的,有助於確保利潤微薄的業務的盈利能力。它有專門的暖通空調和廢水處理系統,旨在消除用於裝飾玩具的噴漆和化學品的環境風險。它還擁有30多臺注塑機,每臺重達數噸,通過將熔融塑膠注入鋼殼來製作玩具。這些可能不能被移動,張說他不確定他從哪里找到錢——遠遠超過100萬美元——來購買新的。
更為現實的做法是將部分業務外包,同時關閉其他業務。張可以通過尋找到一家越南工廠來接管Huntar頗受歡迎的玩具專利生產線,並放棄為第三方客戶生產玩具的業務,以此減少損失。
全力以赴——即保持他在中國的工廠完好無損,並希望貿易戰能夠得到解決——是一種風險更高、回報更豐厚的策略。如果關稅迅速下降,他的公司將能夠生存下來,但如果關稅不降,他將失去一切。他表示,維持一家大型工廠的運轉以及支付員工工資的成本,而產量僅為正常產量的一小部分,幾周內便會讓他陷入困境。
他說:“我正在接近這個時刻,我必須選擇從根本上削弱自己。”
削減一個曾經體現美國夢的企業是非常困難的。張曼玉的父親於1978年從中國移民到美國,他遊過深圳河進入香港,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追求自由。他“希望通過我和他的孫子們繼續經營下去,”張說道。
他說,他的父親近來感到絕望。儘管對自己在這裏建立的生活心懷感激,但美國作為牛奶和蜜糖之地的光輝已經不復存在。“他對美國的看法肯定已經改變,”張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