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億萬富翁孫正義開出的誘人條件,瑞士工業巨頭ABB放棄了將旗下機器人業務分拆獨立上市的計畫,轉而將其以53.75億美元賣給了日本軟銀集團。10月8日,雙方官宣了這樁近年來全球工業自動化和機器人領域最為重磅、也最引人注目的並購交易。該交易尚需獲得監管部門的批准及滿足其他慣例交割條件,預計在2026年中後期完成。
作為工業機器人四巨頭之一,ABB的機器人業務市場份額全球第二,僅次於日本發那科,在“機器人四大家族”中領先於日本安川電機和德國庫卡。2024年,該部門的銷售收入達23億美元,約占ABB集團總收入的7%,運營息稅攤銷前利潤率為12.1%。
今年4月,ABB宣佈擬分拆機器人業務獨立上市。彼時就有市場傳聞稱,ABB曾尋求機器人業務的整體轉讓,因售價太高與多個意向買家磋商無果,所以才轉向分拆上市,同時繼續為出售鋪路。
“董事會和執行委員會對軟銀的報價進行了審慎評估,並與我們最初的分拆意向進行了比較。該報價充分反映了機器人業務的長期優勢,且將為ABB的股東創造即時價值。”ABB董事長Peter Voser在聲明中表示,該公司將繼續專注於長期戰略,鞏固在電氣化和自動化領域的領先地位。
ABB認為,機器人業務與其他業務單元之間的技術與商業協同效應有限,所面對的市場需求和發展週期亦不相同。通過剝離出售,ABB預計將獲得約53億美元的現金淨收益,並產生約24億美元的非經營性稅前帳面收益。這引發了ABB業務結構的大調整:自2025年第四季度起,機器人業務的財務表現將被列為“終止經營業務”。調整後,ABB將精簡為三大業務領域。
ABB首席執行官Morten Wierod稱,無論從增速還是利潤率來看,機器人的市場波動很大,有別於電氣化、自動化業務的行業特徵。出售機器人業務的資金將用於開發電氣化和自動化領域的新技術和產能,也可能用於新的收購。
出售消息發佈後,ABB的股價一度創下歷史新高。瑞士投行Vontobel的分析師Mark Diethelm表示,ABB出售機器人業務部門的市盈率“極具吸引力”,現金收益可能會用於交易和股票回購,若獨立上市預期價值將低於40億美元。
澎湃新聞觀察到,出售其最耀眼的機器人業務,將令ABB成為更純粹的電氣化和自動化公司,與西門子、施耐德電氣等競爭對手呈現出更大的相似性。這是2018年以超百億美元向日本日立出售電網業務以來,ABB規模最大的一次業務重組。在工業機器人的傳統最大買家——汽車和消費電子行業出現需求疲軟之後,該公司的機器人業務陷入增長瓶頸。不僅如此,在全球工業機器人需求的最大引擎中國,包括ABB在內的“四大家族”正在經受本土機器人廠商對市占率的搶奪。據MIR睿工業數據,在2017年,中國僅1家廠商進入全球工業機器人TOP 10,而到了2024年已有4家國內廠商躋身TOP 10行列,分別是埃斯頓、匯川、埃夫特、珞石。2024年下半年開始,國內工業機器人市場本土廠商的市場份額已突破50%。
對於軟銀來說,這筆買賣基於更宏大的佈局。
“軟銀的下一個前沿領域是物理人工智慧(Physical AI)。”軟銀集團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孫正義(Masayoshi Son)表示,此次收購是推進其“物理人工智慧”更廣泛願景的一部分,即將超級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技術融合,推動一場突破性的變革。
孫正義一直在各種場合宣揚他對超級人工智慧(ASI)的信念和構想,該概念描述了比人類聰明10000倍的人工智慧。他曾斷言,預計2035年實現超級AI,這將推動人類進化。
為了實現該目標,軟銀正積極投資AI晶片、AI機器人、AI數據中心、能源等4個領域。目前,軟銀擁有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並持有OpenAI的大量股份,一直在通過有針對性的投資和收購積極擴大其AI投資組合。在機器人領域,軟銀的已有投資包括軟銀機器人集團、Berkshire Grey、AutoStore Holdings、Agile Robots SE、Skild AI等。
持續加大AI投資的ABB機器人業務正合其意。不久之前,ABB宣佈戰略投資由機器學習先驅吳恩達創立的矽谷公司LandingAI,後者的視覺AI技術將被集成到ABB機器人的軟體套件中,可以使其AI視覺系統訓練速度提升高達80%。
孫正義和軟銀最為著名的機器人投資,當屬十年前收購法國公司Aldebaran之後推出的人形機器人Pepper,儘管這一賭注最終失敗了——由於成本高昂、可靠性差、缺乏產品經驗的軟銀在市場和技術上出現誤判,最終導致Pepper銷售不佳和停產。此後,軟銀一度削減了對機器人業務的投入。
孫正義已經決定重啟對該領域的擴張性投資。“軟銀已做好準備,重振機器人業務的增長,尤其是通過對AI等尖端技術的投資。”該公司在聲明中強調。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