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炫耀”,中國在軍事展示中追求威懾力
本網綜合 Greg Torode 報導 隨著中國下周在北京舉行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軍事閱兵式,其展示的不僅是武器裝備的進步,還包括在未來任何衝突中保護、控制和指揮這些武器所需的關鍵技術。
在令人矚目的飛機、高超音速導彈和水下無人機中,還將包括坦克上的戰場感測器、先進的早期預警和目標雷達以及防空雷射器——所有這些都是中國為展示透明度、威懾潛在對手而做出的努力的一部分。
然而,在這一前所未有的規模和精心策劃的軍事力量展示背後,人們仍對中國人民解放軍——自1979年與越南的流血邊境衝突以來未經曆過實戰考驗——在未來衝突中能否有效整合這些力量存有疑問。
新加坡安全問題學者德魯·湯普森表示,儘管中國人民解放軍可能展示先進武器和系統以保護和指揮它們,但中國的關鍵潛在對手可能不會被閱兵式的“炫耀”所威懾。
“這只是表演性質的,並不反映實際能力,我們仍然不知道中國在衝突情景中能否有效整合並運作這些力量,”湯普森說。他是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RSIS)的高級研究員。
此次閱兵正值東亞地區軍事緊張局勢持續升級之際,中國在臺灣周邊及有爭議的南海地區增加軍事部署,而美國及其盟友則可能準備應對地區衝突。
勝利日閱兵式
地區軍事武官和安全分析師已開始仔細分析北京方面稱為“勝利日”閱兵式排練的線上視頻,該閱兵式標誌著日本正式投降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這場戰爭在中國官員和官方媒體中常被稱為“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這些武器和裝備)將充分展示我軍適應技術進步、應對作戰模式演變並贏得未來戰爭的強大能力,”閱兵副總指揮吳澤克上周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
若北京要贏得這些戰爭,必須全面整合其軍事衛星網路及網路和電子戰能力(目前僅次於美國),並利用這些能力有效掌控近海區域。
為此,一款可從中國航母起降的預警機KJ-600已亮相——這是完善航母作戰體系的關鍵一環。
中國的戰鬥機也將受到密切關注,尤其是在巴基斯坦於5月衝突中使用中國製造的J-10C戰鬥機對抗印度戰機之後。
巴基斯坦聲稱在衝突中擊落了六架印度戰機,其中包括一架法國製造的陣風戰鬥機。印度承認了一些損失,但否認失去六架戰機,並於本月早些時候表示已擊落六架巴基斯坦戰機。
一系列新型YJ-17、YJ-19和YJ-20巡航導彈也將亮相。這些導彈可從轟炸機和艦船上發射,部分配備高超音速彈頭——這可能為美國及其盟友在東亞的艦船行動帶來複雜挑戰。
一款新型中型坦克ZTZ-201在演習中亮相,其配備了分析人士認為是先進感測器和作戰管理系統。
一種全新的武器也讓分析師們感到困惑,因為它突然出現——一種魚雷形狀的海底無人機,其體積過大,無法從普通潛艇發射。
開源數據平臺PLATracker的創始人本·劉易斯表示,這種無人機的出現表明,中國一直密切關注美國自己的水下無人機計畫。
儘管目前尚不清楚該武器距離實戰化還有多遠,但劉易斯指出:“如果他們能以低成本大量生產此類武器,那麼在臺灣問題上,局勢可能會迅速惡化。”
新加坡RSIS國防與戰略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柯林·科表示,儘管海上無人機專案已開展一段時間,但他對該專案已發展到中國人民解放軍(PLA)準備公開展示的階段感到意外。
“這似乎暗示該系統已投入使用或即將投入使用,”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