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小提琴,與專業樂師合奏經典交響樂章;交換閒置書籍,和三五好友共度午後閱讀時光……近日,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舉辦“文化走進社區”活動,在澳門14個社區推出16場文化快閃,將書香樂韻送進社區,讓市民在家門口度過精彩紛呈的文藝週末。
近年來,澳門依託傳統社區(民生區)舉辦了一系列文化藝術、旅遊消費等主題活動,不僅展現濠江小城獨特的文化味、歷史感和潮流範,還吸引市民及遊客走進社區遊覽消費,帶動社區經濟,為澳門社區發展注入活力。
營造文藝氛圍
本次“文化走進社區”活動圍繞“閱讀多點”和“音樂多點”兩大主題展開,共吸引約1.6萬名市民參與。“閱讀多點”活動將社區空間打造為“閱讀天地”,並通過講故事、唱遊及互動遊戲等方式,邀請家長與兒童共讀繪本,促進親子關係。現場還設有“圖書漂流收集箱”,鼓勵居民將家中閒置的書籍帶到社區中流轉,傳遞知識與情感,營造愛書、閱讀的氛圍。
澳門市民黃女士表示,“圖書漂流收集箱”很有創意,能夠讓鄰里間共用書籍資源,也有助於培養年輕一代的閱讀習慣。“希望閱讀、音樂、戲劇等文藝活動能夠紮根社區,讓更多居民參與其中。”她說。
在“音樂多點”活動中,來自澳門樂團、澳門中樂團的專業樂師以及澳門演藝學院的師生帶來精心編排的音樂展演,吸引周邊居民駐足欣賞。演奏之餘,觀眾可與專業樂師進行互動,合奏經典交響樂篇章,體驗樂器和鳴的樂趣。
“在家門口近距離感受樂韻與書香,對小朋友來說是一次提升文藝素養的難得機會。”澳門市民林先生表示,期待這類活動越來越多在社區舉辦,作為家長也希望有更多面向親子的文藝活動。
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局長梁惠敏介紹,“文化走進社區”活動旨在把文化藝術“送到家門口”,為社區居民提供近距離接觸文化藝術的機會,在社區中營造文化藝術氛圍。“我們將持續舉辦‘文化走進社區’相關活動,並考慮在活動中融入非遺、戲劇表演等元素,把更多優質的文化藝術體驗帶入社區。”她說。
吸引遊客“入區”
在南灣區感受“海洋之息”、在下環區觸摸“未來之脈”、在路環區捕捉“漁光葡影”……去年12月以來,由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主辦的“幻彩耀濠江”活動一連84天在澳門各區舉辦。活動以“時空的共融”為主題,結合燈光藝術、互動科技與社區特色打造31個藝術“打卡”裝置,分佈在全城23處地點,吸引遊客走進不同景點及社區,體驗跨越時空的視覺盛宴。
近年來,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依託“幻彩耀濠江”“酷玩澳門”等專案,在城市各處設置大型IP裝置,打造嶄新旅遊“打卡點”,並通過一系列專項資助計畫,鼓勵社會各界在社區舉辦多元化文旅活動,持續吸引遊客“入區”遊覽。
在相關資助計畫下,澳門2024年共舉辦各類導賞、市集、手作坊等41項社區文旅活動,吸引逾140萬人次參與,超過2200間次的商戶參與其中,有效促進了社區旅遊發展。目前,2025年度獲批資助的43項活動也已陸續開展。
近日,由“周遊列澳”社區旅遊資助計畫支持舉辦的“戲說百年導賞團”“新春戲班×花車創意市集”等活動相繼亮相。“戲說百年導賞團”帶領市民及遊客深入社區,沿著“聲畫尋蹤”“舊城舞臺”2條主題路線走街串巷,尋幽探勝;“新春戲班×花車創意市集”設置了20餘個零售及餐飲攤位及迷你花車手作工作坊,並邀請澳門本地演員帶來精彩話劇表演。“演出以歌、舞、戲的形式展現了澳門的盛事活動及好玩之處,希望通過表演及相關活動讓大家感受到澳門的獨特魅力。”演員劉漪琳說。
帶動社區經濟
如今,豐富的活動吸引越來越多市民及遊客走進社區“打卡”玩樂,澳門各界也借機推出各項舉措,將客流轉化為消費增長,讓澳門社區發展“旺丁又旺財”。
去年,澳門特區政府經濟及科技發展局(經科局)攜手澳門中華總商會,推出“北區社區消費大獎賞”“全城消費大獎賞”兩項大型促消費活動,為澳門社區商戶拓客引流,鼓勵市民和遊客在社區消費。活動期間,澳門社區商戶客流及消費額均有明顯升幅,其中“週末北區消費大獎賞”共帶動消費額約1.5億澳門元。
“我們計畫於3月下旬推出為期10周的‘2025年社區消費大獎賞’活動,並在以往活動基礎上作優化設置,以更好支援中小企業和社區經濟發展。”澳門特區政府經科局局長邱潤華介紹,今年的活動將增設大額的電子優惠以提高消費者參與度,同時進一步加強引導消費流向社區商戶。社區內各商戶也將配合推出額外消費優惠,合力共促社區經濟發展。
為進一步促進社區消費,澳門特區政府經科局還協助社區商戶拍攝宣傳短視頻和探店宣傳片,為社區商戶增曝光、擴客源,並聯同地區商會持續推動“特色店計畫”升級擴容,吸引更多客流深入社區探店消費。澳門北區工商聯會副會長李彩紅建議,特區政府應繼續擴大“特色店計畫”範圍,並納入更多具文創元素的特色店鋪,同時深化與內地社交平臺合作,持續引客“入區”遊覽消費,為澳門社區發展開拓空間。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