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頭哥在2023 RISC-V中國峰會上發佈首個自研RISC-V AI平臺,支持運行170餘個主流AI模型。
《科創板日報》記者獲悉,平頭哥將會在年內發佈下一版C920晶片,在AI領域發力。同時,會進一步推出可配置Matrix的RISC-V處理器核,加快並行計算能力,從端側AI入手,提升性能。
“隨著大模型的使用普及,我們在HHB裏增加了Transformer的支持,讓RISC-V具備AI原生的能力。”平頭哥生態副總裁楊靜表示。
在大模型和AIGC的浪潮下,當前AI算力需求不斷增長,這讓黃仁勳和英偉達成為了大贏家。
“黃仁勳曾說,英偉達是瞄準‘不存在的市場’,稱之為‘0億美元市場’,不論是瞄準PC遊戲,還是AI計算,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一位晶片行業投資人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現在阿裏平頭哥採用RISC-V架構用於AI,雖然市場不是0億,但是處於早期階段,是在傳統架構很難追上情況下,另闢蹊徑的有益嘗試。我們樂觀看待,希望在生態夥伴共同努力下,使RISC-V架構在AI領域的應用發揚光大,甚至大放異彩。”
除AI應用外,RISC-V架構何時上雲也備受關注。今年年初,算能科技發佈了首顆基於玄鐵C910的64核伺服器晶片,這意味著RISC-V數據中心走上了起跑線。目前,以數據中心多應用領域的全棧優化已經啟動。
“過去的幾個月時間,算能這款晶片除了可以支持Fedora、Ubuntu、Debian等操作系統,也已經可以支持龍蜥、統信、openEuler等雲操作系統。今天,我們與阿裏雲一起,基於算能SG2042,可支持超2萬個面向數據中心的應用軟體包。對於典型應用,比如JAVA虛擬機、分佈式緩存、資料庫、Web伺服器等已做好了基本適配。”楊靜介紹。
楊靜還認為,隨著軟硬體生態的逐步成熟,創新的形態不斷湧現,各行各業的晶片都值得用RISC-V做一次。
據瞭解,2022年全球共生產100億顆RISC-V晶片,有一半源於中國。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稱,RISC-V的未來在中國,而中國半導體晶片產業也需要RISC-V,開源的RISC-V已成為中國業界最受歡迎的晶片架構,“中國願意擁抱開源,和世界協同創新,鼎力打造強大繁榮的RISC-V生態,有力支撐RISC-V躋身於世界主流CPU行列。”
2023RISC-V中國峰會主席、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副所長武延軍指出,RISC-V生態蓬勃發展,孕育著億萬規模。
“前期在中國科學院支持下,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致力於RISC-V國際開源社區提供開源操作系統、編譯工具鏈、生態遷移工具等基礎軟體,作為數字公共助力RISC-V產業發展。中國超大市場規模、豐富行業場景、龐大工程師數量是RISC-V生態的沃土,相信未來中國在指令集標準規範、開源IP和EDA工具、開源基礎軟體、商業SOC、整機設備應用解決方案等方面持續做出貢獻。”
.來源:中國科創版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