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Steve Gorman and Joey Roulette 報導 億萬富翁傑夫·貝索斯旗下太空公司藍色起源的巨型“新格倫”火箭週四從佛羅里達州升空,首次執行商業客戶任務。此次發射將兩顆美國宇航局衛星送往火星,並首次成功實現可重複使用助推器的海上返回著陸。
這枚兩級強力火箭自今年1月首飛後再創佳績,其助推器成功海上著陸標誌著藍色起源在與全球領先火箭發射服務商SpaceX(埃隆·馬斯克旗下企業)競爭中邁出關鍵一步。
藍源公司直播畫面顯示,七臺BE-4液態燃料發動機轟鳴點火後,火箭在晴朗午後天空中噴湧火焰與蒸汽雲騰空而起。此次發射因陰雲天氣和地磁風暴推遲數日。
升空約10分鐘後,這枚17層樓高的“新格倫”火箭一級助推器成功降落在大西洋上名為“傑奎琳”的回收船甲板上——該船以貝佐斯母親命名。此次回收標誌著藍色起源在可重複使用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該技術由SpaceX率先實現。今年1月的首次回收嘗試曾以失敗告終。
隨著週四的發射,美國宇航局的雙胞胎“逃逸”號太空艙成為藍色起源為美國宇航局或任何客戶送入太空的首個科學有效載荷。
藍色起源首席執行官戴夫·林普在聲明中表示:“我們今天實現了任務的全面成功,我為團隊感到無比自豪。”
馬斯克在社交平臺X上發文祝賀藍源成就:“恭喜@JeffBezos和@BlueOrigin團隊!”
當視頻顯示助推器成功著陸時,位於卡納維拉爾角的藍色起源火箭公園任務控制中心爆發出歡呼聲。這枚助推器被命名為“永不言敗”,取自《星球大戰:帝國反擊戰》中英雄漢·索羅的經典臺詞。
約20分鐘後,任務控制中心確認“新格倫”火箭上段已完成首要任務——將“逃逸者”太空艙送入外層空間,開啟為期22個月的火星之旅。
藍與金
這組被命名為“藍與金”的雙星探測器預計於2027年抵達火星,進入同步橢圓軌道,展開為期11個月的火星空間氣象環境研究。
衛星搭載的儀器將解析太陽風(太陽釋放的高能帶電粒子流)如何與火星相對薄弱的磁場相互作用,以及這種作用如何導致火星稀薄大氣層的耗竭。研究成果將揭示火星為何從溫暖濕潤的星球演變為沙漠行星,並闡明太陽輻射對火星表面的影響機制。
“逃逸與等離子體加速動力學探測器”(EscaPADE)原定2024年10月發射,但因“新格倫”火箭研發受阻而推遲。
這兩顆藍色與金色衛星由加州火箭實驗室公司為NASA製造,搭載的儀器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提供。
此次火箭還搭載了衛星公司Viasat的次要有效載荷,該設備保持與火箭上級連接,用於在地球上空進行遙測數據空間中繼的技術演示。藍色起源公司表示測試成功。
今年1月該火箭首飛時,曾將藍色起源自主研發的有效載荷送入太空——這是該公司為五角大樓及商業客戶開發的可機動“藍環”飛船原型機。
貝佐斯於2000年創立的藍色起源,此前主要以太空旅遊業務聞名——其亞軌道“新謝潑德”火箭可載富商乘客抵達近太空。這款單級可重複使用飛行器已為艙內200餘項科研實驗提供運載服務。
追趕SpaceX的步伐
藍色起源耗資數十億美元研發了重型運載火箭“新格倫”,旨在將其打造為公司運送人員和貨物進入軌道的主力運載工具。
這款以首位繞地軌道飛行美國宇航員約翰·格倫命名的運載火箭,其起飛推力是SpaceX獵鷹9號的兩倍,與獵鷹重型火箭相當,同時提供比競爭對手更大的貨艙空間。
聯邦採購數據顯示,美國宇航局為“逃逸”任務支付約5500萬美元——相較該機構數十億美元的太空計畫屬低廉成本——並向藍色起源支付1800萬美元用於新格倫飛行任務。
藍色起源還為其他公司的火箭提供發動機,包括聯合發射聯盟的“火神半人馬座”火箭,並正為NASA的“阿耳忒彌斯”月球探索計畫研發載人登月艙,同時與其他機構合作建造空間站。
要追趕SpaceX,藍色起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過去兩年間,SpaceX已執行近280次獵鷹火箭發射任務,其中大部分服務於其自有星鏈衛星業務。
馬斯克的公司還正在研發新一代星艦火箭——這款不銹鋼巨獸旨在實現完全可重複使用,將執行包括月球與火星飛行在內的多種任務,並擴展SpaceX的星鏈衛星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