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葛蘭卸任基金經理的消息,震動了投資圈。
葛蘭也算是中國投資圈的名人了,生物學專業博士畢業後,進入基金公司,很快升任基金經理。
回顧一下葛蘭的投資經歷,其操盤風格大開大闔,大起大落,對醫藥股異常癡迷,早期曾經創造了輝煌業績,後又敗走麥城。有人統計過,從葛蘭單獨執掌基金經理開始,一直到她卸任,居然累計給基民造成了234億的虧損。
細數一下葛蘭的操盤手法,先是集中資金優勢,持續拉升一兩個醫藥股,讓股票價格上漲了三四倍甚至七八倍,短期內創造了業績神話。有了神話業績光環的加持,再發行幾個新產品。而新產品發行後,在高位繼續加持原有股票,導致股票價格繼續上漲或高位震盪,直到難以為繼,再進入漫漫熊途。
葛蘭為人詬病的另外一點是經常高位接盤醫藥股。很多時候,股票的市盈率三四十倍,普通股民都覺得股價太貴,葛蘭旗下的基金卻敢大舉介入,讓人震驚。如此,才造成了超人一等的234億虧損。
在給基民造成巨大虧損的同時,葛蘭團隊卻笑納了33億的管理費,個人拿著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的年薪,絲毫不顧已經虧損累累的基民是何感想。
中國的公募基金行業,是世界上賺錢最穩定的行業了,不管投資虧損多少,都能按基金規模收取固定的管理費,基金經理都能拿著數百萬上千萬的年薪,簡直就是世界上最旱澇保收的職業。
如果中國公募基金行業再不改革,將失去萬千基民的信任。前一段時間有一個新基金發行,總共只募集了1090萬,其中1000萬是發行人認購的出資,實際上只募到了90萬,失去基民信任的後果由此可見一斑。
公募基金改革的方向應該是管理費必須與投資收益掛鉤,有投資收益才能有管理費,管理費高了才能發高工資。否則就跟社會上的虧損企業或破產企業一樣,降低工資或停發工資。
另外要加強對基金經理投資行為的監督,特別是要防止基金高位接盤,“虧了基金、肥了個人”的行為更是要嚴厲處罰,甚至要承擔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