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Sabine Siebold 報導 荷蘭國家廣播公司(NOS)6月18日報道稱,荷蘭首相馬克·呂特將接替延斯·斯托爾滕貝格擔任北約組織(NATO)領導人。呂特是基輔的堅定盟友,也是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的批評者。此前匈牙利和斯洛伐克也支持他。
斯托爾滕貝格在華盛頓與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共同出席新聞發佈會時,既沒有證實也沒有否認媒體的報導。
“隨著(匈牙利)總理維克托·歐爾班的宣佈,我認為很明顯我們已經非常接近選出下一任秘書長。我認為這是個好消息。”他告訴記者,同時讚揚了呂特。
“我認為馬克是一位非常有實力的候選人。他擁有豐富的總理經驗。他是我親密的朋友和同事,因此我堅信聯盟很快就會確定我的繼任者。這對我們所有人、北約和我都有好處。”
北約下一任秘書長將面臨的挑戰是,既要保持盟國對烏克蘭抵抗俄羅斯入侵的支持,又要防止任何可能將軍事聯盟直接捲入與莫斯科戰爭的升級。
在俄羅斯發動全面入侵後的兩年裏,呂特一直是歐洲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支持的推動力量之一。他一再強調,為了確保歐洲和平,必須在戰場上擊敗俄羅斯。
在他最近的領導下,荷蘭已將國防開支提高到超過北約成員國要求的國內生產總值2%的門檻,向基輔提供了F-16戰鬥機、大炮、無人機和彈藥,並對本國軍隊進行了大量投資。
呂特對俄羅斯及其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的批評凸顯了他對烏克蘭的支持。
荷蘭認為俄羅斯應對2014年7月在烏克蘭東部上空擊落馬航MH17客機事件負責,該事件造成298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遇難,其中196人來自荷蘭。
在北約組織報告發佈前數小時,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已經支持呂特參選,為他晉升北約最高職位掃清了關鍵障礙。
北約以協商一致的方式做出決定,因此任何候選人都需要得到所有32個盟國的支持。只有羅馬尼亞總統克勞斯·約哈尼斯仍正式反對呂特參選,羅馬尼亞也在角逐這一職位。
匈牙利的支持是在歐爾班與斯托爾滕貝格會晤後作出的。雙方在會晤中同意匈牙利不會阻止北約為烏克蘭提供支持的決定,但同意匈牙利不會參與其中。這一決定表明了匈牙利對北約的承諾和對烏克蘭的支持。
歐爾班放棄反對
“馬克·呂特總理確認,他完全支持該協議。如果他當選為下一任北約秘書長,他將繼續支持該協議。”歐爾班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寫道。
“鑒於他的承諾,匈牙利準備支持總理呂特競選北約秘書長”。
歐爾班曾經持反對態度,因為他認為該協議存在問題,其中包括匈牙利應退出歐盟的想法。
匈牙利一直與其他北約國家存在分歧,因為歐爾班繼續與俄羅斯保持著密切關係,並拒絕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布達佩斯的外長上個月稱援助這個飽受戰爭蹂躪的國家的計畫是”瘋狂的任務”。
土耳其和斯洛伐克也改變了對呂特競選的態度,土耳其在四月底表示將支持呂特,斯洛伐克則在6月18日早些時候宣佈支持呂特。
斯洛伐克總統彼得-佩萊格裏尼說,斯洛伐克與烏克蘭接壤,上屆斯洛伐克政府向烏克蘭捐贈了一套S-300系統,而其他盟國則撤出了部署在那裏的愛國者炮臺。因此,斯洛伐克強調下一任北約領導人需要幫助處理保護斯洛伐克領空的問題。
斯托爾滕貝格的任期將於10月1日結束,這距離他2014年上任已有10年,當時俄羅斯剛剛吞併克裏米亞幾個月。
在任期內,斯托爾滕貝格監督北約從一個主要在阿富汗等遙遠地區執行危機管理任務的聯盟轉變為一個以防禦俄羅斯為根基的聯盟。
自斯托爾滕貝格上任以來,已有四個國家加入了北約,包括黑山、北馬其頓、芬蘭和瑞典。
將最高職位交給呂特後,北約將失去第一位女性領導人——愛沙尼亞總理卡亞·卡拉斯——掌舵北約的機會,這也是一些成員國所遊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