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Stephen Nellis 報導 分析師指出,即便人工智慧晶片領軍企業英偉達未直接承諾採用該技術生產自家晶片,其與英特爾達成的協議仍可能為這家陷入困境的晶片製造商的下一代製造技術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英偉達週四向英特爾注資50億美元,獲得約4%股權,雙方達成協議將相互供應晶片,共同打造“多代”聯合產品。這些產品將通過英偉達名為NVLink的高速專有連接技術,將英特爾中央處理器與英偉達的人工智慧及圖形晶片相連接。
分析師指出,這可能使英特爾在與AMD等競爭對手的較量中佔據優勢,因為其晶片將以當前其他第三方晶片無法企及的方式與英偉達旗艦產品深度綁定。這些尚處早期開發階段的聯合產品(可能在未來製造線上投產)還可能間接推動英特爾計畫於2027年推出的14A制程工藝。分析師指出該工藝對英特爾至關重要,英特爾自身也曾警告稱,若無法獲得足夠客戶承諾來支撐建廠成本,可能放棄推進14A制程。
J.Gold Associates首席分析師傑克·戈爾德在報告中指出:“當前與英偉達的任何合作關係,即便未明確提及代工服務,都應視為未來合作可能的延伸。”此處所指代工服務系英特爾旗下製造部門。
根據協議,英特爾代工廠將為聯合產品提供中央處理器,並為部分產品封裝英偉達晶片。雙方工程師將共同合作,將英偉達的技術轉化為在英特爾製造的實體晶片。
這對雙方都意義重大,因為英特爾並不總是使用自己的工廠來製造自己的晶片設計,通常依賴臺積電,就像英偉達一樣。
但分析師指出,若英特爾為聯合產品供應晶片且市場反響熱烈,該合作將助力實現英特爾製造投資所需的產能規模。
科技諮詢公司Creative Strategies首席執行官本·巴賈林表示:“這讓我對14A工藝的持續推進更有信心,屆時英特爾在14A領域的投資應能獲得豐厚回報。”
對英偉達而言,該協議還意味著能更便捷地接觸大量商業及政府客戶——這些客戶數十年來一直使用為英特爾晶片開發的軟體。主要輸家是AMD,該公司設計的晶片類型與英偉達和英特爾在各自市場形成競爭。
戈爾德寫道:“兩大主要競爭對手聯手合作,對AMD而言絕非利好。”